[实用新型]断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59092.7 | 申请日: | 2014-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1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伸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H01H9/44;H01H9/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永磁铁来提高对电弧的驱动力(ark driving force)的断路器(Circuit Breaker)。
背景技术
由于直流电流没有零电位,因而例如采用如下方式来切断该直流电流,即,使电弧接触配置在触点附近的绝缘材料时产生的压力梯度(压力差)来驱动电弧,使电弧被引导至栅(grid)片并被割断,从而切断该直流电流。另外,在电压较高时,可通过增加栅片的片数来升高电弧电压,或者可通过降低栅片侧的磁阻来提高磁动力(由磁场提供的驱动力)。但是,采用这些方式的必要条件是,所要切断的电流较大(例如100A以上),足以使电弧能够到达栅片,而对于在此之下的电流区域中,则一般采用如下方式驱动电弧,即,在两触点的两侧附近,以异极相对的方式配置永磁铁,在切断电流时,依照弗莱明定则(Fleming′s rule)使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的方向朝向灭弧装置的栅片侧,从而由该磁力驱使电弧向灭弧装置的栅片侧运动。
另外,为了防止永磁铁受到电弧高温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用树脂来覆盖永磁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特开2011-129385号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中,通常,是对电流方向为从断路器的电源一侧朝向负载一侧的一个方向的电弧进行驱动,使其向栅片一侧运动,然而,对于电流方向为从负载一侧朝向电源一侧的反方向的电弧,永磁铁产生的驱动力则变为驱使电弧向与栅片相反的方向运动的作用力。为了切断高电压,必须驱使电弧向栅片一侧运动,因而在连接断路器时必须确定电流的流向,即,有必要确定制品的极性。
然而,在一般与太阳能发电的供电箱相连接的直流断路器中,在太阳能发电板一侧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电流会由其他供电箱一侧回流,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因此,在限定了电源一侧和负载一侧的连接方向的断路器中,即在两触点的两侧附近以异极相对的方式配置永磁铁的断路器中,由于该回流的电流的流向与预定的电流流向相反,因而电弧被向与灭弧板相反的方向驱动,从而有可能导致无法切断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断路器,在该直流断路器中,并不限定电源一侧和负载一侧的连接方向(并不区分电源一侧的连接和负载一侧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断路器具有基座、静触头、动触头、灭弧装置和一对永磁铁。其中,静触头设置在基座上,具有静触点;动触头具有动触点,动触点能够接触以及离开静触点;灭弧装置由多片栅片构成,栅片具有形成于靠动触头一侧的切口部以及侧脚部,切口部呈U字形,侧脚部位于切口部的两侧,且两触点以及静触头位于切口部内侧;一对永磁铁配置在静触点两侧,且以同极相对的方式相对配置。
上述断路器还可以具有第1绝缘部件,第1绝缘部件覆盖永磁铁,且具有用于插入永磁铁的开口部,该开口部设置于基座一侧。
另外,第1绝缘部件可以由热硬化树脂制成。
上述断路器还可以具有覆盖静触头的第2绝缘部件,上述开口部被第2绝缘部件覆盖。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磁铁配置为,位于静触点左右两侧的2个磁铁的靠静触电侧的极性相同,从而能够获得不需限定电源一侧和负载一侧的连接方向(不区分电源一侧的连接与负载一侧的连接)的直流用的断路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X-X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的灭弧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中的磁力线的说明图。
图5是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刚离开后的电弧的说明图。
图6是从横臂一侧观看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
图7是图6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
图8是沿图7中Y-Y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正向连接时动触头离开中途的电弧的说明图。
图9是自横臂一侧观看时图3所示灭弧装置的主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
图10是图9所示灭弧装置的俯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
图11是沿图10中Z1-Z1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是表示正向连接时动触头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电弧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9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