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草生产过程中的断纸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58305.4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蓝艇;史旭华;苑东东;王燕红;赵春宇;王象林;伍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H26/00 | 分类号: | B65H26/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过程 中的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纸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纸草生产过程中的断纸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纸草作为天然蔺草的替代品已经成为席垫编织的一种重要编织原料。纸草的生产是将天然纤维做成的纸张裁成一定宽度的带状纸条,再将带状纸条以螺旋方式绕卷在一根纤维线(如棉线或合成纤维线)上,形成同天然蔺草直径相同的纸草,如图1所示。目前的纸草生产线由电机驱动卷筒牵引纤维线的同时,带动纸盘绕纤维线旋转来实现。在这一绕制过程中,如果带状纸断裂则会导致生产出只剩下纤维线的不合格的纸草。在目前的生产线上,完全依靠人工巡视来检查是否出现断纸现象,然后手动控制电机来实现生产线的停止。由于人工巡视的不连续性和滞后性,导致不合格品率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时检测是否出现断纸现象,并在出现断纸情况后自动停止生产线,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的纸草生产过程中的断纸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纸草生产过程中的断纸检测装置,包括导线机构、感光检测电路、用于控制变频器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
所述的导线机构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导线槽,所述的导线槽用于穿过纸草,所述的基座内横向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和所述的第二通道对置且分别与所述的导线槽连通;
所述的感光检测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通道内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的第二通道内的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的第一二极管为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的第一三极管为光敏三极管,所述的第一电阻为可调电阻,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接入电源,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感光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感光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三二极管、扬声器和型号为NE555的集成芯片;所述的第三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的声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4脚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8脚、所述的扬声器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其连接端接入电源,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九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7脚连接,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2脚、第6脚、所述的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5脚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1脚、所述的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均接地,所述的集成芯片的第3脚、所述的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的扬声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的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六三极管、第四二极管、型号为JQC-3FF-M的继电器和具有3个PIN脚的连接端子;
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的继电器的第5脚连接,所述的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的继电器的第4脚连接且其连接端接入电源,所述的继电器的第1脚和所述的连接端子的第1个PIN脚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的第2脚和所述的连接端子的第2个PIN脚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的第3脚和所述的连接端子的第3个PIN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8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