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NG储罐钢筋网片抗风柱加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57623.9 | 申请日: | 2014-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6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强;王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7/18 | 分类号: | E04H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ng 钢筋 网片抗风柱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风柱加固装置,其主要功能为对大型钢筋网片进行加固,属于基建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LNG储罐通常建造在沿海城市,极端天气较多,施工中极易受到台风天气的影响。在LNG低温储罐标准层墙体施工时,墙体钢筋采用钢筋网片预制构件整体吊装的形式进行安装,通常情况下,钢筋网片尺寸长*宽约为13*10m,由于网片长宽较大,最大网片重量约为4吨,由此钢筋网片加固一直是施工中的难题。以往LNG储罐墙体钢筋网片仅通过抗风拉带拉结在上平台的三脚架上。但抗风拉带在持续风荷载的作用下,会随着钢筋网片产生的大幅度振动,使之逐渐松开,直至脱离上平台三脚架,此时,钢筋网片极易造成整体失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LNG储罐钢筋网片抗风柱加固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NG储罐钢筋网片抗风柱加固装置,包括底座、钢筋网片和预埋锚筋,所述底座包括定位板和钢管,所述定位板和短钢管固成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风柱,所述定位板与预埋锚筋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钢管与抗风柱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抗风柱和钢筋网片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开设一组用于预埋锚筋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4个椭圆形开孔,两两对称设置在定位板上。其中预埋锚筋上端需车丝,丝头要完全露出混凝土表面,通过机械铜套将预埋锚筋与定位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机械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上开设有固定抗风柱的圆形小孔。抗风柱经过此孔通过对拉螺杆与底座进行有效连接。此孔通过对拉螺杆将抗风柱两者连接牢靠,对拉螺杆两端通过三角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抗风柱上开设有固定抗风柱和钢筋网片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数量不少于4个。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三角螺母和带有弯钩的对拉螺杆。通过带有弯钩的对拉螺杆将抗风柱与钢筋网片有效连接,对拉螺杆弯钩处与网片通过粗铁丝进行绑扎固定,对拉螺杆在抗风柱两侧通过三角螺母将其完全固定,避免抗风柱在风荷载下自身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连接所述抗风柱与钢筋网片的对拉螺杆弯钩上下交错布置,相邻对拉螺杆弯钩一端加固在外墙网片上,另一端加固在内墙网片上。这样在持续风荷载作用下可以有效将能量由上到下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抗风柱的顶部还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钢筋网片加固方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抗风柱对钢筋网片进行二次加固,双管齐下,能有效避免12级风力对钢筋网片造成的整体破坏,为墙体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柱的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LNG储罐钢筋网片抗风柱加固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钢筋网片10和预埋锚筋11,底座1包括定位板2和短钢管3,定位板2和短钢管3固成一体,还包括抗风柱4,短钢管3与抗风柱4通过对拉螺杆5及三角螺母固定连接,抗风柱5和钢筋网片10通过对拉螺杆5及三角螺母固定连接。
定位板上有4个椭圆形小孔6,用于预埋锚筋的定位。其中预埋锚筋上端需车丝,丝头要完全露出混凝土表面,通过机械铜套将预埋锚筋与定位板连接。短钢管有圆形小孔7,抗风柱经过此孔通过对拉螺杆与底座进行可靠连接。对拉螺杆两端通过三角螺母进行固定。
抗风柱顶部设有吊耳8,柱体上开设有固定抗风柱和钢筋网片的连接孔9,孔数量为5个,通过带有弯钩的对拉螺杆将抗风柱1与钢筋网片10有效连接,对拉螺杆5弯钩处与网片通过粗铁丝进行绑扎固定,对拉螺杆在抗风柱两侧通过三角螺母将其完全固定,避免抗风柱在风荷载下自身的稳固性。
抗风柱4与钢筋网片10通过带有弯钩的对拉螺杆连接时,对拉螺杆弯钩上下应交错布置,即相邻对拉螺杆弯钩一端应加固在外墙网片上,一端应加固在内墙网片上,这样在持续风荷载作用下可以有效将能量由上到下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7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粮仓
- 下一篇:仓储式立体停车场搬器停车盘上下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