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和冷却功能的贮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6935.8 | 申请日: | 2014-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3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林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菲达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气 分离 冷却 功能 贮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和冷却功能的贮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空调机组的制冷循环系统中一般都采用贮液器,但是现有的带有储液罐的热泵系统中,系统结构很复杂,一般系统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向阀以及电子膨胀阀来实现制冷剂流量和流向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和制热。并且制冷剂流向控制的阀门增多、管路系统复杂,从而导致控制也相当复杂。制冷剂的流量与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量供应平衡,则蒸发后制冷剂状态为干饱和状态;若制冷剂流量供应过多或蒸发效率降低时,制冷剂蒸汽与制冷液未完全分离而被压缩机吸入,容易导致压缩机损伤。而且焊接点增多会提高整机的冷媒泄漏率,容易引起制冷剂泄漏。
现有的贮液罐只具有贮液功能,因此需要额外设置气液分离器,导致系统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能分离冷媒的气液态并实现冷媒的冷却等具有气液分离和冷却功能的贮液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和冷却功能的贮液器,包括密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将壳体内腔分隔成气液分离器和贮液器的隔板;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有将气态冷媒引入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和将气态冷媒引出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管;所述贮液器上设有将液态冷媒引入贮液器的进液管和将液态冷媒引出贮液器的出液管。
所述进液管穿过气液分离器。
所述进液管在气液分离器内分成多个支管。
所述支管呈螺旋状。
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底部。
所述出气管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顶部。
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穿过支管所形成的螺旋中心。
所述支管至少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贮液器,高温的液态冷媒从进液管进入贮液器,进液管在气液分离器内分成多个螺旋状的支管,同时低温的气态冷媒从进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内被加热成干饱和蒸汽后从储气罐抽出;进气管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出气管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顶部,错开设置根据高温的蒸汽上升、低温的蒸汽下沉的原理,也可防止进入气态冷媒刚进入气液分离器就被抽出;进液管在气液分离器内分成多个螺旋状的支管且进气管和出气管均穿过支管所形成的螺旋中心可提高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气液分离的同时,也可完成氟利昂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气液分离器,3-贮液器,4-隔板,5-进液管,6-出液管,51-支管,7-进气管, 8-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2所示,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和冷却功能的贮液器,包括密闭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将壳体1内腔分隔成气液分离器2和贮液器3的隔板4;所述气液分离器2上设有将气态冷媒引入气液分离器2的进气管7和将气态冷媒引出气液分离器2的出气管8;所述贮液器3上设有将液态冷媒引入贮液器3的进液管5和将液态冷媒引出贮液器3的出液管6。所述进液管5在引入液态冷媒时穿过气液分离器2,并且在气液分离器5内分成多个支管51,支管51呈螺旋状。
所述进气管7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2底部,出气管8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2顶部,所述进气管7和出气管8均穿过支管51所形成的螺旋中心。高温的液态冷媒从进液管5进入贮液器,进液管5在气液分离器2内分成多个螺旋状的支管51,同时低温的气态冷媒从进气管7进入气液分离器2,气态冷媒在气液分离器2内被加热成干饱和蒸汽后再从出气管8抽出;进气管7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2的底部,出气管8的末端位于气液分离器2顶部,进气管7和出气管8的端口根据高温的蒸汽上升、低温的蒸汽下沉的原理错开设置,错开设置同时可防止气态冷媒刚进入气液分离器2就被抽出;进液管5在气液分离器2内分成多个螺旋状的支管51,进气管7和出气管8均穿过支管51所形成的螺旋中心,该结构可提高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气液分离的同时,也可完成氟利昂的冷却。
在图示实施例中,支管51有3个,进气管7穿过一个支管51形成的螺旋中心使端口到达气液分离器2底部,出气管8呈U形穿过两个支管51形成的螺旋中心使端口到达气液分离器2顶部;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支管51数量,支管51数量越多则换热面积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菲达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菲达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6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压预冷车预冷加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平行流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