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假性近视矫治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756491.8 申请日: 2014-12-06
公开(公告)号: CN204337124U 公开(公告)日: 2015-05-20
发明(设计)人: 王春;王评;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 王评
主分类号: A61F9/00 分类号: A61F9/00;A61H5/00
代理公司: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代理人: 杨晋弘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假性近视 矫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治疗仪器,特别涉及假性近视矫治仪。

背景技术

按照光学原理,外界的物距与人眼内的成像距是成反比的,人长期近距离用眼,就会动员眼生理性的同步近反射调节机能,通过屈光调节反应自行完成或弥补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在医学上称为调节反应。在这种生理性的调节反应过程中,人眼就会相继出现反射性的睫状肌收缩、屈光力增强、晶状体球面曲率增大、两眼球的视轴汇聚拉长、瞳孔收缩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生理性调节反应,不仅能很快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的物象,还可以成像到两眼视网膜对称的位置上。然后,由被感受激活的感光细胞,通过神经视觉通路(视路),将已成像的信息传向大脑枕叶皮质视中枢,最终获得双眼视觉,这时候所看到的物体才会十分清楚。但是,这一复杂的生理反应在调节机制遇到体内、体外各种因素的破坏时,比如长期的疲劳用眼,造成睫状肌和眼眶周边匝肌的调节紧张和痉挛,再看较远距离的物体时不能放松调节,久之必会改变人眼的屈光系统,导致屈光不正,并根据屈光调节反应系统的破坏情况与程度的不同,相继患上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假性近视。

临床上,眼球有内在和外在两组肌肉,内在的肌肉是虹彩(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可调节瞳孔的大小和晶状体的焦距。外在的肌肉有六条,可以控制眼球的转动。

在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约接近70%,主要是长期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不注意用眼造成的,也有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过近、照明条件不好等,这些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F度增长,使睫状体内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变F的晶状体也不能怀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此前,常见的矫治假性近视的方法主要有:

1、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通过对眼角膜进行切削,制作出角膜瓣,再采取激光作用于眼角膜,达到矫治屈光不正的目的。准分子激光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波长仅193纳米的紫外线光束,其特性为光子能量大,波长极短,对组织的穿透力极弱,不会穿入眼内,仅被组织表面吸收,对周围组织无损或损伤极微,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技术(LASIK技术),是用一种特殊的极其精密的微型角膜板层切割系统(简称角膜刀)将角膜表层组织制作成一个带蒂的角膜瓣,翻转角膜瓣后,在计算机控制下,用准分子激光对瓣下的角膜基质层拟去除的部分组织予以精确气化,然后于瓣下冲洗并将角膜瓣复位,以此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调整角膜的屈光力,使外界光线能够准确地在眼底会聚成象,达到矫治近视的目的,这种切除部分眼角膜的方法虽然快捷,但对眼睛存在一定的损伤,风险很大。

 2、镜片矫治,戴镜是儿童矫治近视眼最常见的方法,配镜的原则应采取同样可使近视眼的视力矫治到最佳视力的最低度镜片,但需要注意的事项多,坚持时间长,特别在繁琐的生活中大多不会注意太多,所以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来看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和镜片矫治两种方法虽然都能达到矫治近视的目的,但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眼睛的损伤大,治疗时间长等缺点,而提出的假性近视矫治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假性近视矫治仪,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一个高度能调节的支撑架,支撑架上配合连接一个能上下调节的下颚托,所述底座上还配合连接一个能前后调节的双筒镜支座,双筒镜支座上设有一个支撑臂,支撑臂上固定连接一个双筒镜,双筒镜与所述下颚托对应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转动配合连接一个固定杆,固定杆上固定连接一个前视力表,前视力表对应配合在双筒镜的近焦距范围内,双筒镜的远焦距处还设有一个后视力表,后视力表通过支架固定在外部物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一个转动件,转动件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支撑臂上,在所述固定杆的一边侧上设有一个手柄拨杆。

所述双筒镜上设有两个与人眼睛配合的镜筒,每个镜筒上均开有一个插槽,在对人的眼睛进行矫正训练时,在一个插槽内插入挡板,所述挡片把镜筒完全遮挡。

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连接在底座上的套管,每个套管内均套接一个能上下调节的调节杆,一个所述套管上套接一个锁紧套管,所述调节杆通过锁紧套管与所述套管锁紧配合。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孔,两个调节孔对称且开口相互对应,所述双筒镜支座上滚动配合连接一个调节轴,调节轴的两端分别调节配合在相应的调节孔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评,未经王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6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