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55635.8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彭康伟;林素慧;许圣贤;林潇雄;刘传桂;郑建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22 | 分类号: | H01L3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结构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由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及夹在两层之间的量子阱层组成的发光外延层,以及位于第二半导体层上的P电极、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的N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N电极区域设有表面粗糙的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呈上宽下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粗糙表面由若干个凹/凸透镜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透镜呈周期性规则分布或者随机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为沿第二半导体层表面向下贯穿至第一半导体层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仅形成于第一半导体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电极与发光外延层之间形成电流扩展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外延层为氮化镓基半导体层,其发射的光波波长小于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56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