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止机构设于门内侧锁芯体内的防拧防盗锁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54323.5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力仁;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力仁 |
| 主分类号: | E05B27/00 | 分类号: | E05B27/00;E05B17/2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嘉铭 |
| 地址: | 3151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设于 内侧 体内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地说是锁止机构设于门内侧锁芯体内的防拧防盗锁芯。
背景技术
现今国际上流行的非法开锁方法很多:撞匙(英语为 Bump Lock)开锁、钻头开锁、拔拉锁芯开锁、撬锁工具开锁等。而防非法开锁技术也随着出现了很多种:防撬锁芯、防钻锁芯、防拔锁芯、防扭锁芯(anti-snap)、防撞匙锁芯(anti-bump)等。
目前,有的盗贼也开始采用暴力开锁的手段实施盗窃,他们用特制的套筒杆套住门外侧一头的锁芯头部或者用大力钳夹住门外侧一头的锁芯头部,然后用力上下扳或者左右用力扳,使锁芯较薄弱的中部断裂而破坏锁芯结构,由于锁芯中的零部件相互可以脱离,盗贼可以轻易将断裂的锁芯拔出而将锁打开。
现有的锁芯采用在锁芯体上设置防拧槽来防止这种暴力开锁方式,防拧槽竖向设置于锁芯体上,由于防拧槽的设置,当盗贼暴力开锁时,锁芯体会从防拧槽处断裂,而防拧槽的后部扔保持完好,从而避免了锁因锁芯体的中部被拧断而被打开。但是,当锁心体从防拧槽处断裂后,盗贼只需要将装配在一起的拨动件、内转件、锁芯内芯一一卸下,便可以将锁打开,因此仅仅设置防拧槽来防止暴力开锁是远远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能够有效防止暴力开锁的锁止机构设于门内侧锁芯体内的防拧防盗锁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锁止机构设于门内侧锁芯体内的防拧防盗锁芯,包括锁芯内芯,锁芯体,锁芯内芯和锁芯体中相通地设置着的数列成排的弹子孔,锁芯内芯内弹子孔中的下弹子,锁芯体弹子孔顶部的封门弹子,封门弹子下的弹簧,锁芯打开状态时的锁芯体弹子孔中的上弹子,开启锁舌的拨动件,连接在锁芯内芯上带动拨动件的内转件,竖向设置于锁芯体上的防拧槽;所述的锁芯体的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竖向开设于锁芯体上的空腔,从下至上依次置于所述空腔内的T型弹子、锁止弹簧和紧定螺丝;该锁止机构还包括:门内侧锁芯内芯位于所述空腔的正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内转件的门内侧端伸入门内侧锁芯内芯内,并与一限位弹簧相抵配合,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钢珠,该钢珠的下端与内转件相抵,其上端与T型弹子相抵,所述的内转件的门内侧端上开设有与所述钢珠相适配的凹腔;所述的锁芯内芯的卡圈槽的外侧开设有拨动件连接槽,所述的拨动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的锁芯内芯上的拨动件连接槽相适配的防脱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所述的防拧槽竖向开设于所述锁芯体的上部,所述的防拧槽的底边呈一侧高、一侧低的倾斜结构。
所述的锁芯体上的空腔内设置一台阶,所述的T型弹子在下落时能够挂置于台阶上。
所述的防脱销的数目为二个,二个防脱销对称设置于拨动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芯体的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空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T型弹子、锁止弹簧和紧定螺丝,门内侧锁芯内芯位于所述空腔的正下方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的钢珠,该钢珠的下端与内转件相抵,其上端与T型弹子相抵,内转件的门内侧端上开设有与所述钢珠相适配的凹腔,内转件的门内侧端伸入门内侧锁芯内芯内,并与一限位弹簧相抵配合;另外,锁芯内芯的卡圈槽的外侧开设有拨动件连接槽,拨动件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拨动件连接槽相适配的防脱销。当锁芯体从防拧槽处被拧断时,内转件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移动,这时,钢珠掉入凹腔内而将内转件卡住,同时,T型弹子下落将门内侧的锁芯内芯卡住,而拨动件通过防脱销与锁芯内芯上拨动件连接槽的配合而挂在锁芯内芯上,从而使剩余的锁芯成为一个整体而无法被打开,大大提高了锁芯的防盗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也很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是图1中I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锁心体防拧槽处的断面图;
图4是图1中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锁芯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的锁芯从防拧槽处断裂后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7是图6中Ⅱ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力仁,未经郑力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4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锁双马达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坐、靠背、搭脚功能的栏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