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527.7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1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匡斌;徐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汇联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收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末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制造领域,均会产生大量的粉末粉尘,这些粉末不仅污染环境,可能导致大气雾霾天气的产生,同时对人体健康也产生危害,会对人的肺部功能造成损伤,因此粉末回收装置在很多制造领域均能广泛运用,而高效环保造价低的粉末回收设备更是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设计紧凑、结构合理的粉末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粉末回收装置,由进气管、上花板、过滤网、下花板、排气阀、排气管、清灰阀、反吹风管、卸灰阀、灰斗和箱体组成,粉末回收装置箱体设计为圆柱形,箱体顶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内部进气室,进气室位于箱体顶部,进气室下部焊接有上花板,箱体的下方的焊接有下花板,上花板和下花板之间设有多个过滤网,灰斗为倒斗型与箱体底部相连,在箱体底部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排气管上连有支管为反吹风管,反吹风管上设有清灰阀,灰斗的底部设有卸灰阀。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为圆筒型,制作材料为PTFE覆膜处理的碳纤维材质。
优选的,所述所述卸灰阀设有重力感应装置。
优选的,所述灰斗为壳板带肋结构,灰斗外部装有高频振荡器。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进气口处设有滤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的粉末回收装置,过滤网为圆筒型,制作材料为PTFE覆膜处理的碳纤维材质,提高了过滤网的收集粉末体积,该材料的应用使得过滤网内表面比较光滑,防止过滤网聚集粉尘;卸灰阀装有重力感应装置,可以智能的确定卸灰的时间,节省了人工成本;灰斗为壳板带肋结构,内部装有高频振荡器,灰斗壳板带肋的结构大大强化了灰斗的坚固性,装有振荡器在灰斗清灰时更容易下灰,排气进气口处设有滤膜,使得排气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设计能够高效环保的收集粉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灰斗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管,2--进气室,3--上花板,4--过滤网,5--下花板,6--排气阀,7--排气管,8--清灰阀,9--反吹风管,10--卸灰阀,11--灰斗,12--箱体,13--高频振荡器、14--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末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粉末回收装置,回收装置由进气管1、进气室2、上花板3、过滤网4、下花板5、排气阀6、排气管7、清灰阀8、反吹风管9、卸灰阀10和灰斗11组成,粉末回收装置箱体12设计为圆柱形,含粉尘气体从箱体12顶部的进气管1进入,进入到进气管1连通的内部进气室2,进气室2位于箱体12顶部,进气室2下部焊接有上花板3,含粉末气体在上花板3处被均分,进入到过滤网内,上花板3和下花板5之间设有多个过滤网4,过滤网为圆筒型,制作材料为PTFE覆膜处理的碳纤维材质,提高了过滤网的收集粉末体积,该材料的应用使得过滤网的内表面光滑,防止过滤网聚集粉尘,箱体12的下方的焊接有下花板5,被过滤气体从下花板5排出,进入到在下花板5处设的排气管7内,排气管进气口处设有滤膜14,使得排气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排气管7上设有排气阀6,排气管7上连有支管为反吹风管9,反吹风管9上设有清灰阀8,能够从反吹风管外部进气,反向吹风对箱体12内的积尘进行清理,防止积尘堵塞,粉末则滑下进入到灰斗11,灰斗11为倒斗型与箱体12底部相连,灰斗11的底部设有卸灰阀10,卸灰阀10设有重力感应装置,能够智能的确定卸灰的时间,当重力感应装置感应到粉末重量足够,便开启报警,打开卸灰阀10和高频振荡器13,使粉末从灰斗内落下。
结合图2所示,灰斗11为壳板带肋结构,灰斗11外部装有高频振荡器13,灰斗壳板带肋的结构大大强化了灰斗的坚固性,装有振荡器在灰斗清灰时更容易下灰,这样的设计确保了粉末收集的清洁高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汇联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汇联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