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3327.1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梅晓东;刘明文;高旭东;刘爱民;刘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02 | 分类号: | F16B39/02;F16B35/04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工程车轮胎和搅拌混凝土设备等诸多领域的螺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螺栓通常由螺杆和螺母构成,其中的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而在螺母上设置有与螺杆上的外螺纹相匹配内螺纹,虽然利用该种螺栓通过旋拧在螺杆上螺母可将部件连接,但由于螺杆上只设置有同一方向的螺纹,即使在螺杆上旋拧多个螺母,因所有螺母也是沿着相同的方向转动,所以,上述结构的螺栓即便用多个螺母拧紧在螺杆上,其所固定的机械设备在不断地产生震动的过程中,螺栓也会随着机械设备的振动而震动,螺栓在振动状态下螺母容易自转动,从而导致其连接的部件松动。螺栓松动无疑会给所连接的部件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机械精度下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为避免螺栓松动造成机械故障或酿成重大事故,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所采用弹簧垫圈来增加螺母的锁紧力,以防止螺母锁紧后再松动,但由于弹簧垫圈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疲劳程度及弹性极限,即弹性垫圈自身存在应变极限,疲劳极限和弹性极限,当被螺栓紧固的系统在高强度的周期性振动时,作为弹性元件的垫圈利用其固有的弹性补偿和消除周期性产生的间隙和应力,当震动频率和强度超过其应变极限时,其防松效果就会失效,这种周期性的震动又容易导致金属疲劳,如果检修不及时或不易察觉之处,仍旧可能将螺母松动掉,所以该种垫圈防松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
在现有技术中,还采用一种名称为“防松胶”解决螺母松动问题,即在螺杆外螺纹的表面上先涂上防松胶,然后再旋拧螺母。由于防松胶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弹性的多元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很持久的弹性和机械强度,所以,当其被内外螺母压缩后,在内外螺纹的周向产生强大的磨擦力,该磨擦力在整个螺栓中可产生一个衰退阀值,当综合外力未能超过该衰退阀值时,螺栓会保持原来的稳定状态,可有效地防止螺母松动。但由于防松胶具有弹性和机械强度,一方面会加大旋拧螺母时的工作阻力,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会提高成本。
中国专利201020674043号授权的名称为“防松动的机械螺丝”给出一种解决方案,该机械螺丝包括帽头以及与帽头一侧所凸设的螺杆,且在螺杆上设有外螺纹,而外螺纹的多个螺峰两侧为成型不同倾斜角度的不对称式外螺纹,供外螺纹的多个螺峰两侧成型不同大小角度,其意是想通过螺纹螺峰之间的角度倾斜以加大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和咬合面积以达到紧固的目的。虽然该种机械螺丝的外螺纹上设置的多个螺峰倾斜角,可避免螺丝在锁紧后松动,但由于螺杆上的螺纹是由机械攻丝制成的,而利用机械攻丝的过程中,攻丝多个螺峰倾斜角相当困难,使其制作过程相对复杂,生产效率也相对较低,最主要的问题是,该种机械螺丝如果承受相对大的外力时,螺丝也会松动。
中国专利2011200314890号授权公告的名称为“抗振防松螺丝”中提出的防松螺丝包括一个有螺栓槽、一个定向螺母和一个栓子,通过定向螺母旋至螺栓槽至紧固位或定位位置后,再将栓子本体插入所述螺栓槽的凹槽,伸入定向螺母的栓母中,并紧密顶住螺母的螺纹,以完成定位和抗振防松功能。该专利虽然可以通过栓子将螺母定位以起到抗振防松的作用,但由于栓子在外力作用下也易沿着螺栓槽移动,而栓子移动会直接导致螺母松动,且制作过程也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两种螺母按照相反方向旋转且防止相互旋转的方式解决螺栓连接部件后易松动问题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螺栓包括阶梯形螺杆和螺母,其中的阶梯形螺杆上的螺纹中横截面直径大的后部螺纹与横截面直径小的前部螺纹方向相反;该螺母包括旋拧在后部螺纹上的第一螺母和旋拧在前部螺纹上的第二螺母,第一螺母的轴向设置有盲孔,而第二螺母的轴向设置有与盲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通孔,以及插入通孔和盲孔内的限位件。
所述第一螺母的轴向设置有2-10个盲孔,第二螺母的轴向设置有2-10个通孔。
所述阶梯形螺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后部螺纹和前部螺纹,在阶梯形螺杆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轴肩。
所述阶梯形螺杆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头部,该阶梯形螺杆远离头部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后部螺纹和前部螺纹。
所述第一螺母上的盲孔和第二螺母上的通孔分别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限位件由与盲孔和通孔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杆构成。
所述限位件由杆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分公司,未经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3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