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2523.7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宋言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言峥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M1/00;A61B1/317;A61B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单大义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刮磨器。
[背景技术]
当今骨关节疾病是青壮老年常见多发病,需要手术的患者非常多,而骨关节结核是其中的常见多发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治疗起来很棘手,棘手的重要原因是术后并发症的形成,而大多并发症的形成如切口不愈合、二次手术、复发等多半与术中病变未能清除干净有关。
目前用于骨关节结核的手术器械很多,如刮匙,骨钻等,但是缺乏一种得手“利器”,对病变进行微创伤清除。既往的手术方式对病变周边的正常骨组织破坏较重。因骨结核的病变隐匿,位置深,可见度差,有时术者为了更好地暴露病变,清除病变,切除了过多的组织,最后不得不对脊柱进行内固定,造成医源性损伤。
骨关节结核的病变种类多种多样,脓液易于清除,但是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物质及其他坏死物质、增厚的滑膜、胸膜纤维板,紧贴正常组织的脓肿壁等难以清除,手术时间的延长,容易使人产生疲劳,以为已经清除干净,实际上隐匿的病变尚存。因此,需要一种在照明条件下对结核病变进行微创伤处理(磨、刮、吸、蹭)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刮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刮磨器,包括上壳体与底座,所述上壳体内沿壳体内壁设有骨钻腔,所述骨钻腔内竖直设有骨钻头,所述骨钻头由微型电机控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钻头上端的三分之一外壁面为齿状球面,三分之一外壁面为光滑球面,剩余三分之一外壁面为阶梯状突棱球面,所述骨钻头的下端连接转动滑套,所述骨钻头的下端外壁面设有外螺纹,转动滑套的上端内壁面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所述转动滑套底部与底座固定,所述底座与上壳体之间呈轴向转动固定。
所述上壳体的外壁面环向设有阶梯状环形凸起。
所述骨钻腔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另一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有吸引管,吸引管的一端连接残腔,吸引管的另一端经由环形空腔与壳体外的负压装置相连。
环形空腔内吸引管的侧旁设有照明通道,所述照明通道内贯穿光导纤维以及照明器件,所述光导纤维以及照明器件的末端经由照明通道与壳体外的显示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器械可对骨结核病变进行磨、刮、吸、蹭等操作,达到微创伤目的;
2.同时吸引和光照,有利于显露病变;
3.外接显示器可将病变放大,和保留手术录像;
4.可对关键处病变进行精确处理,如硬膜外、脊柱后脚、关节表面等;
5.可以处理肺部空洞、脓胸和腹腔内不易完全切除的病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刮磨器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磨器俯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上壳体,2底座,3骨钻腔,4骨钻头,5三分之一齿状球面,6三分之一光滑球面,7三分之一阶梯状突棱球面,8转动滑套,9外螺纹,10内螺纹,11阶梯状环形凸起,12环形空腔,13吸引管,14照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
一种刮磨器,包括上壳体与底座,所述上壳体内沿壳体内壁设有骨钻腔,所述骨钻腔内竖直设有骨钻头,所述骨钻头由微型电机控制连接,转速可变,其中:
骨钻头,如图2所示,其上端的三分之一外壁面为齿状球面,三分之一外壁面为光滑球面,剩余三分之一外壁面为阶梯状突棱球面,所述骨钻头的下端连接转动滑套,所述骨钻头的下端外壁面设有外螺纹,转动滑套的上端内壁面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所述转动滑套底部与底座固定,所述底座与上壳体之间呈轴向转动固定。骨钻头与转动滑套之间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随时可更换的。
上壳体的外壁面,如图1所示,环向设有阶梯状环形凸起。
骨钻腔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另一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有吸引管,吸引管的一端连接残腔,吸引管的另一端经由环形空腔与壳体外的负压装置相连。
环形空腔内吸引管的侧旁设有照明通道,所述照明通道内贯穿光导纤维以及照明器件,所述光导纤维以及照明器件的末端经由照明通道与壳体外的显示器相连。
上述刮磨器的操作方法,步骤如下:
使用时,顺时针转动底座,底座带动转动滑套同向转动,骨钻头的外螺纹与转动滑套的内螺纹异向相对旋转,骨钻头与转动滑套反向相离,骨钻头经由骨钻腔的顶部转出,由微型电机控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言峥;,未经宋言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2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视觉电极牵引镊
- 下一篇:一种股动脉定点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