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划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0984.0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斌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金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0 | 分类号: | A63B22/00;F03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划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划船器。
背景技术
划船器又叫划船机是一种模拟划船运动的器材,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强有较好的作用,划船器运动是一项流畅且具趣味性和挑战自我的健身运动,每划一次,上肢、下肢、腰腹部、背部在过程中都会完成一次完整的收缩与伸展,可以达到一个全身肌肉的练习效果,尤其对腰腹部和上臂部脂肪较多的人群,划船器运动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塑身效果,室内划船器就是一款具有创新意义的健身器械,灵感来自于皮划艇赛事,锻炼类似于赛艇项目的运动,它的诞生把赛艇的项目从室外搬入到了室内,考虑到室外赛艇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1976年Dike和Pete Dreissigacker开始制造一种更加方便训练者使用的器械,不会受到任何场地和天气的限制,当机器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受到了广大赛艇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的青睐,并且在欧洲范围内得到了很广泛的推广,尤其是德国,备受追崇,该器械就室内水阻划船器的雏形。
划船时,每一个屈伸的划臂动作,都能使约90%的伸肌得到锻炼,因此它对平时几乎不参与任何运动的伸肌来说,实在是受益无穷,同时对锻炼背部肌肉也有明显效果,能让脊背在体前屈和体后伸当中有更大的活动范围,使脊柱的各个关节得到锻炼,这不但能提高肌肉的弹性,也能增强其韧性,练习划船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每一个蹬伸动作不要出现停顿,一定要做到位,如果幅度过小,则参与运动的肌肉将得不到充分伸展或收缩,模拟划船的自然动作,适用于健身房和家庭运动,锻炼手腿腰等部位肌肉组织,有效地的锻炼伸展肌群,对腰背的锻炼尤为明显,能缓解背部酸痛症状。
但是现有的划船器只能够作为健身器材,不能将运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成电能,达到环保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健身的同时可以将运动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具有环保的效果的多功能划船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划船器,包括横梁、坐垫、划杆和底座,所述坐垫设在横梁上方,坐垫可以在运动时保持舒适,所述底座与横梁固定连接,底座能够保持划船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踏板,可以将脚放在踏板上,方便用力,所述踏板中部设置有魔术贴,能够固定脚,所述踏板设有一个以上,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支架、蓄电池和电机,所述电机前端设置有飞轮,飞轮可以带动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将电能储存在电池内,所述飞轮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飞轮上设置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上设置有阻尼器,降低拉力绳运动时的震动,所述划杆设有一根以上,所述划杆下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拉力绳与横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坐垫上设置有条形纹,使得运动时不易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前端成倾角设置,使得发力更加容易。
作为优选,所述划杆上方设置有护套,在使用划杆时更加顺手。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与横梁固定连接,保持电机在运动时不易出现移动到别处。
该技术方案具有简单实用,健身的同时可以将运动产生的电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具有环保的效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坐垫可以在运动时保持舒适,底座能够保持划船器在使用时的稳定,踏板可以放脚在上面,方便用力,魔术贴能够固定脚,防止脱落,飞轮可以带动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将电能储存在电池内,降低拉力绳运动时的震动,护套在使用划杆时更加顺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划船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金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金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0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