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8206.8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汤陆明;汪祥;贺占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2 | 分类号: | F16C1/12;F16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索,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
背景技术
拉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机械传动机构,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罩盖、举升门或行李箱上,其主要是通过拉索中钢丝和套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将操作机构的操作力和位移传递到执行机构。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拉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拉索主要包括操作机构1、执行机构2、钢丝3、套管4、护套5和固定卡扣7。其中,套管4套在钢丝3的外侧,护套5套在套管4外,操作机构1和执行机构2分别连接在钢丝3的两端,固定卡扣7位于钢丝3上,用于安装固定拉索。
当拉动操作机构1时,钢丝3在套管4内运动,将操作力和位移传递到执行机构2,完成解锁等操作。当释放操作机构1时,钢丝3依靠锁内部的复位弹簧带动进行复位。
由于拉索本身没有复位装置,当钢丝3被多次弯曲后,走向较复杂,使钢丝3与套管4内壁之间的摩擦增大,钢丝3在套管4中的运动阻力增大。锁内部的复位弹簧不足以带动钢丝3复位,这将引起运动阻滞,从而导致执行机构2的功能失效,如行李箱锁无法锁止,发动机盖锁无法锁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克服钢丝在套管中的运动阻力,帮助钢丝复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包括操作机构、执行机构、钢丝、套管和护套,所述操作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连接在所述钢丝的两端,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钢丝的外侧,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套管的外侧,其中,所述拉索还包括:
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套设在所述钢丝上,且所述复位装置位于所述套管和所述执行机构之间;
所述复位装置靠近所述套管的一端卡持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所述复位装置内部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钢丝上;
所述复位装置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钢丝上,且所述挡块抵顶在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执行机构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卡持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相连;
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一贯通孔,所述钢丝从所述贯通孔中穿出。
如上所述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本体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贯通孔靠近所述执行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内倒角。
如上所述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挡块铸在所述钢丝上。
如上所述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机构为圆环。
如上所述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执行机构为钢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通过在钢丝上套设复位装置,当钢丝与套管发生相对位移时,挡块随钢丝运动,压缩弹簧,当力被释放掉之后,挡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带动钢丝移动,完成拉索的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钢丝复位受到阻滞的问题和执行机构功能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拉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复位装置的拉索,包括操作机构1、执行机构2、钢丝3、套管4和护套5,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机构1为圆环,执行机构2为钢球。操作机构1和执行机构2分别连接在钢丝3的两端,套管4套设在钢丝3的外侧,装配后套管4有时会碰到汽车钣金的锐边,引起套管4的磨损,因此在套管4外还设置有护套5,护套5套设在套管4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8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曲轴
- 下一篇:一种汽车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