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波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7310.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8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波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波炉。
背景技术
光波炉是一种微波炉的升级产品,已经慢慢成为部分家庭常用的烹饪用具。其中一种光波炉是通过炉头上的光波管对食物进行加热。此种光波炉瞬间即能产生巨大热量,加热时间短,效率高,加热食物时,将食物放入炉体内,扣上炉头,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取出食物即可。但是,由于光波炉发热快,且光波管位于炉头上,所以,容易造成炉头被加热,致使炉头外壁过热,有可能烫伤使用者,造成事故,另外,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观察食物的烹饪状态,现有技术中的光波炉无法满足用户随时观察食物的需求,造成用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光波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波炉,包括炉头和炉体,所述炉头位于炉体上,所述炉体内设有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上设有用于隔热的隔热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炉头上设置隔热腔,通过隔热腔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能有效遏制炉内的热量传递到炉头外壁,从而有效避免炉头外壁温度过高,避免烫伤使用者。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提高隔热腔隔热效果,并便于观察食物的烹饪状态,所述隔热腔由炉头架、透明外罩和透明內罩构成,所述透明外罩围绕在炉头侧面,所述透明內罩位于炉头底面且其外缘与透明外罩下缘相连接,所述炉头架位于炉头内且其两侧边缘分别与透明內罩的内缘和透明外罩的上缘相连接。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充分利用光波管产生的热能并避免炉头过热,所述炉头内设有反射罩,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炉头架和/或內罩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提高隔热腔隔热效果,并便于观察食物的烹饪状态,所述隔热腔由炉头盖、反射罩、透明外罩和透明內罩构成,所述透明外罩围绕在炉头侧面,所述炉头盖位于炉头的顶部且其外缘与所述外罩的上缘相连接,所述透明內罩位于炉头底面且其外缘与透明外罩下缘相连接,所述反射罩位于炉头的底面且其外缘与所述透明內罩的内缘相连接。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进一步提高隔热腔隔热效果,所述炉头内设有炉头架,所述炉头架的上缘与所述炉头盖的外缘和/或外罩的上缘相接,所述炉头架的下缘与所述內罩的内缘和/或反射罩的边缘相接。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便于加热并加速炉头散热,所述炉头内固定有光波管和电机,所述光波管固定在反射罩下方;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风叶,所述光波管固定在反射罩下方;所述风叶有两组,一组位于反射罩上方并可向上扇风,一组位于反射罩下方并可向下扇风。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进一步提高炉头的透明度和隔热效果,所述外罩PC透明罩,所述內罩为钢化玻璃。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便于从炉体底部对食物进行加热,所述炉体内设有炉体內壳,所述炉体內壳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方固定有导热盘。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避免油污进入炉头并便于炉头清洗,所述炉头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风叶下方,防护罩的外缘与反射罩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上述光波炉的进一步改进,为便于对事物进行翻转烹饪,所述光波炉包括内胆,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炉体內壳内,所述内胆内支撑有转笼,所述转笼与设置在炉体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光波炉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光波炉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光波炉的结构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7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