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7293.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本华;漆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装 水下 超重 构件 浮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适用于港航工程中超重、超大构件起吊安装施工。
背景技术
在港航工程施工中,进行大型构件起吊安装时,由于起重设备的起重量受工作幅度的限制;随着工作幅度的增大,起重量显著降低。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大型起重船或者大型陆上吊车来配合才能完成。采用大型起重吊装设备安装施工、费用较高、效率较低、水上定位难度大。特别是当工程位置相对偏僻,大型起重设备调遣困难时,这种传统吊装方法无法满足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有效增大了起重设备工作幅度范围内起吊构件的重量,即在起吊相同重量的构件时,显著增大了起重设备的工作幅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包括外部壳体、内部骨架、外部壳体连接通气管,通气管与浮筒的内部腔体相连通。浮筒的内部腔体设有预留空腔体,预留空腔体底部设有放空孔。浮筒的外部壳体底部设有注水孔阀门、阀门开启件。
所述注水孔阀门为接触式阀门,注水孔阀门包括与浮筒的外部壳体接触处的橡胶止水片,所述橡胶止水片固定于注水孔阀门内侧,在浮筒与注水孔阀门间,起止水作用。
所述阀门开启件为曲柄结构,阀门开启件中间部位铰接于浮筒上,阀门开启件一端与注水孔阀门的开关处连接,阀门开启件另一端与注水孔阀门的控制线连接。
所述预留空腔体为四个,对称布置于浮筒上部的四个转角处。
所述外部壳体为厚度为4~6mm的钢板制作而成。
所述外部壳体顶部设有第一吊环、底部设有第二吊环。
所述放空孔位置设有密封盖。
钢管由上至下贯穿整个浮筒,注水孔阀门的控制线安装在钢管内,便于人工从浮筒顶部拉住控制线开启浮筒底部的阀门开启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将水下超重构件与该构件固定在一起的本实用新型浮筒吊运至水面以下;待浮筒逐步浸入水中后,待水下超重构件借助浮筒的浮力作用,起重设备承担的起重量随之逐渐减少,理论上可以减少到零。起重设备逐步增大工作幅度,直至达到安装的部位。待构件就位后,向浮筒充水,浮筒与构件分离,将浮筒吊出水面,开始下一个安装循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起重设备功能,充分利用了设备资源,操作灵活、施工便捷、定位精准、经济节约、安全高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利用相对小型的起重设备,实现最佳的工作状态:即最小的起重幅度、最大的吊臂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安装水下超重构件的浮筒,包括外部壳体1、内部骨架、所述外部壳体1为厚度为4~6mm的钢板制作而成,内部骨架为轻钢结构,以满足浮筒能承受深水压力的要求为宜。所述外部壳体1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吊车钢丝绳11的第一吊环8、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水下超重构件的第二吊环9。
外部壳体1连接通气管7,通气管7与浮筒的内部腔体相连通。该通气管7是为了保证在向浮筒注水时,排出浮筒内的空气,保证注水顺利完成。该通气管7一般采用φ10~15MM的塑料软管,与浮筒1上的接头结合扣紧,保证密闭;该通气管7未端接出至水面外安全的地方即可。
浮筒的内部腔体设有预留空腔体2,预留空腔体2采用钢板制作而成。预留空腔体2底部设有放空孔3。浮筒的外部壳体1底部设有注水孔阀门4、阀门开启件5。所述预留空腔体2为四个,对称布置于浮筒上部的四个转角处。所述放空孔3位置设有密封盖。该放空孔3运行时用密封盖密封,检修时拧开密封盖,放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渗入预留空腔体2中的渗水。
所述注水孔阀门4为接触式阀门,注水孔阀门4包括与浮筒的外部壳体1接触处的橡胶止水片,所述橡胶止水片固定于注水孔阀门4内侧,在浮筒与注水孔阀门4间,起止水作用。
所述阀门开启件5为曲柄结构,阀门开启件5中间部位铰接于浮筒上,阀门开启件5一端与注水孔阀门4的开关处连接,阀门开启件5另一端与注水孔阀门4的控制线6连接。所述控制线6连接至潜水工作船或者岸上。需要时,轻拉注水孔阀门4的控制线6,打开注水孔阀门4。φ80MM的钢管10由上至下贯穿整个浮筒,注水孔阀门4的控制线6安装在钢管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7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抛丸机螺旋输送器检修吊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扶梯传动滚轮及自动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