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片消毒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5999.8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5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余玲;王西玲;邓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CT片和CT片袋消毒的消毒袋。
背景技术
CT技术是利用X射线术对人体某部位进行一定厚度的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广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数模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计算机处理后,将数字信号转为由黑到白灰度不等的小方块,按照矩阵排列,构成CT图像,即在进行CT扫描后得到的CT片。
CT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通过CT片可清楚地观察到人体各部位的病变情况,是医生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CT片通常为暗黑色的胶片,CT片制好后,装入到CT片袋中,以便于携带。
医生在进行CT片的观察时,通常将CT片取出,然后对着电灯等有较强光线的部分观察,观察过程中由于手部直接接触CT片,容易造成CT片的污染;并且患者也会自行观察CT片,而CT片的使用过程中,鲜有医生或患者在观察完毕后对CT片进行消毒,这就造成了CT片表面在多次观察使用后会变脏,继而装到CT片袋中后,也会对CT片袋造成污染。但是CT片在医生会诊时或进行手术过程中也常用到,如不能对其方便地进行消毒,难以达到科室或手术室的无菌要求;另外,仅对CT片消毒,其再装入到CT片袋中后,会被二次污染,再次使用时,仍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片消毒袋,能方便地一次性对CT片和CT片袋进行消毒,达到无菌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T片消毒袋,包括袋体和提手,在袋体中靠近袋口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与袋体底面平行的滑槽,滑槽中活动式安装有用于擦拭CT片的消毒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槽中活动式安装有滑柱,滑柱伸入滑槽中,并在伸入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滑槽宽度的滑块,使滑柱可沿着滑槽移动而不能从滑槽中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消毒器包括消毒夹,消毒夹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夹臂通过扭矩弹簧连接而成,捏动两个夹臂的后端,两个夹臂的前端打开;在夹臂上包裹设置有消毒棉,消毒棉上分布有刷毛。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臂上设置有通向夹臂前端的液槽,液槽的后端设置有消毒液囊。
进一步地,所述的消毒液囊为弹性囊,其中装有消毒液,捏动消毒液囊,消毒液从消毒液囊中被挤出,顺着液槽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柱穿过消毒夹的扭矩弹簧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采用袋装方式,便于携带;
2.能同时对CT片和CT片袋进行消毒,杜绝了在仅对CT片消毒后而被CT片袋二次污染的情况;
3.操作简便,不需要准备专用的消毒器具,仅需要从消毒袋中取出时一次性操作即可;
4.结构简单,消毒液可补充添加,能多次使用,消毒过程彻底,不留死角,一次性对CT片和CT片袋的内、外表面进行消毒,确保其达到无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消毒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袋体,2—滑槽,3—消毒液囊,4—提手,5—消毒夹,6—刷毛,7—滑块,8—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CT片和装CT片的CT片袋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CT片领到后,不同人观察过程中,大多数用手直接接触CT片,不同人手上的细菌留在CT片上,而鲜有人使用手套进行CT片的观察,或观察后对CT片进行消毒的;而CT片其颜色本来就比较暗,难以观察到CT片上留下的污渍、汗迹等,从而造成使用过程中忽略CT片卫生状况的情况。
而在科室医生进行会诊或着手术室中,都需要使用到CT片以作为参考,因此如不在其使用前消毒,将使其不能达到卫生要求而造成交叉感染;另外,消毒过程不能仅对CT片消毒,而同时也要对CT片袋消毒,才能达到要求,但是随身携带一套消毒器具显然现实,也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本方案提出一种CT片消毒袋,包括袋体1和提手4,在袋体1中靠近袋口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与袋体1底面平行的滑槽2,滑槽2中活动式安装有用于擦拭CT片的消毒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5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