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近红外脑血肿检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4062.9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秋明;张彦军;马军;孙景工;高万玉;胡名玺;王济虎;田涛;孙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红外 血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光学探测装置,涉及一种手持式近红外脑血肿检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战时、训练、事故、灾害等战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于爆炸、跌落及冲击等力学因素,作用于人体大脑形成损伤出血,导致形成致命的颅内血肿。据统计,战争中死亡的战士有近50%是因为头部受伤所导致。而在平时,因事故、车祸、灾害造成的颅脑损伤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占第二位导致死亡的病因。
外伤性脑血肿的救治关键在于及时准确检测、对症处置并快速后送。尤其是在伤后l小时的黄金时间段。然而,由于缺乏能在现场进行的客观可靠的检测脑血肿手段,不能有针对性地对脑血肿伤员进行救治及后送,使许多伤员丧失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目前,能够对脑血肿进行准确检测的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被称为诊断颅内血肿的“金标准”。然而,CT设备昂贵且很难用于院前现场,且其在农村、社区、偏远地区小医疗机构也不普及,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另外,CT并不适用于对伤员脑出血情况进行连续检测。另外,也不能对无法移动的伤员、迟发性脑出血以及脑部手术后出血情况的高频度进行检测。因此,需要一种便携、可持续检测脑血肿的医疗仪器。
目前,基于近红外光可轻易穿透皮肤、颅骨等组织及其对颅内出血的敏感性原理,已出现采用近红外检测技术设计的便携式脑血肿检测仪器。
美国专利文献US8060189公开了一种近红外脑血肿探测系统,其商业化产品分别为Inftrascanner1000/2000型脑血肿扫描仪。其中1000型为分体式设计,由探测器及PDA组成,两者由蓝牙联接。2000型为新一代装备,为一体式设计。探测器的底座上安装有近红外光源、近红外检测器及光纤探头,然而其两个光纤探头不能独立运动,或光纤探头固定在一体积较大的探头罩上,两探头无弹性,不能适合人体头部的曲面三维形状,无法控制测量力度,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加,更换时存在与成本高的探头罩整体抛弃的浪费,且携带量受限;无论是1000型还是2000型,均无可靠的遮光设计,无法屏蔽对测量结果影响巨大的外界环境光线,导致在室外或室内强环境光线下测量误差增加。目前已商用的Infrascanner Model 1000主要参数(来自FDA认证文件)为:测量深度:表皮下3.5cm;最小可检测到出血量3.5ml;检测灵敏度88%,特异性90.7%;检测时间3min。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院前及战现场无CT条件下实现对伤员脑血肿的快速检伤的手持式装置,其特点是便携、无创、快速,准确且不需要任何试剂。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近红外脑血肿检伤装置,包括含有光源探头和探测器探头的检测仪本体,还包括一遮光罩,其中,所述检测仪本体下部设滑动导向柱,遮光罩由深色遮光软质材料成型,为向下敞口的罩体,套装在检测仪本体外,遮光罩内侧上部设有与滑动导向柱形状与尺寸相匹配的滑动面以套接滑动导向柱使遮光罩与检测仪本体实现相对运动。
以上所述装置,检测仪本体外部为便于握持的中空壳体,壳体下段一定长度的滑动导向柱外沿尺寸略小于壳体上段外周尺寸,以限制遮光罩上移距离;壳体最底端安装有底座,底座尺寸略大于滑动导向柱的外周尺寸以限制遮光罩的下移尺寸;底座装配有向下伸出的光源探头和探测器探头。
所述装置中,遮光罩沿导向柱可移动距离内上下运动时,遮光罩的长度设计为:使其在滑动导向柱的最上端时未遮挡光源探头和探测器探头,同时使其移动至滑动导向柱的最下端时可完全超过两探头,并与头部曲面接触形成暗室。
所述装置中,检测仪本体内部装配有垂直于底座的两块平行的控制电路板即左控制电路板和右控制电路板,装有电池的电池仓室,电池两极连入控制电路板;光源探头和探测器探头分布与底座连接且探头尖端向下伸出底座。
所述装置中,左控制电路板、右控制电路板、电池仓室、及光源探头和探测器探头的上段均被封闭在壳体和底座围成的空间内,光源探头和探测器探头两尖端之间最优距离为3-5cm,电池、电路板和探头上段电连接。
所述装置中,所述光源探头和探测器探头为弹性探头机构;该弹性探头机构包括有屏蔽罩、安装座、弹簧以及锥形座和光纤探头,其中:
屏蔽罩为带侧敞开面的圆柱腔体,其上端开设通孔用于引出安装座内装设的光电元件的供电及控制线,下端设外凸的底用以与底座固定,屏蔽罩底端和底座相对位置均设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4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