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员定位与体征监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42806.3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军;张永利;曹华斌;徐建辉;官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中船消防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员 定位 体征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与检测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人员定位与体征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钻井平台等工作场所中,有生人员的实时情况,包括位置、体征等信息对工程实施的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在工作中,因为有生人员分布在不同区域下进行生产工作,所以当船舶需要进行人员调度及应对突发情况下有生人员的调度及对其生命健康的保障,我们需要对有生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及生命体征的监控,同时还需对不同区域的访问权限控制进行控制。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所述的需要对有生人员进行定位和生命体征实时监控等问题,提出本实用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上述的对有生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和生命体征的监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员定位与体征监控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对有生人员的工作地点及生命体征的实时掌控,对其进行有效的调度和生命安全保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员定位与体征监控装置,包括电源、监控中心及与所述监控中心无线连接的智能手环,所述监控中心包括监控平台及通过串口与所述监控平台相连接的无线收发设备,所述无线收发设备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有若干无线基站,所述无线基站与所述智能手环通过无线信道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平台与所述无线收发设备通过RS232串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无线接入点之间通过串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基站与配置所述智能手环的房间数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手环上设置有一个SOS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平台可自行组网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锂电池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锂电池供电、无线通信方式及模块化设计,从而使得本装置不仅功耗低、使用简单方便,而且可靠性高、扩展性强, 进而达到使得本装置可大量应用于舰船及钻井等平台,使得本装置使用性能强,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人员定位与体征监控装置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中:
1、监控中心;2、智能手环;3、监控平台;4、无线收发设备;5、无线基站;6、房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人员定位与体征监控装置,包括电源、监控中心1及与所述监控中心1无线连接的智能手环2,所述监控中心1包括监控平台3及通过串口与所述监控平台3相连接的无线收发设备4,所述无线收发设备4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有若干无线基站5,所述无线基站5与所述智能手环2通过无线信道无线连接。
此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监控平台3与所述无线收发设备4通过RS232串口连接,所述若干无线接入点之间通过串口连接,所述无线基站5与配置所述智能手环2的房间6数相匹配,所述智能手环2上设置有一个SOS按键,所述监控平台3可自行组网部署,所述电源为锂电池电源。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先将所述无线基站5按所述房间6数量进行1:1配置,然后将接入的所述智能手环2在所述监控平台3上进行信息标注,并且,在所述监控平台3上进行组网,完成上述步骤后,只需让有生人员配带所属智能手环2即可实现所述监控中心1对有生人员进行实时心率、运动、位置等信息的监控与记录,所述装置最小精确单位为1米。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锂电池供电、无线通信方式及模块化设计,从而使得本装置不仅功耗低、使用简单方便,而且可靠性高、扩展性强,进而达到使得本装置可大量应用于舰船及钻井等平台,使得本装置使用性能强,市场前景广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中船消防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九江中船消防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2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