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线握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41930.8 | 申请日: | 2014-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5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林;王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薛雁超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 握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现场制作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力领域,拉线用于连接地面和杆塔的端部,对杆塔形成有效的牵引固定。在拉线和地面连接处,需要将拉线的回头弯回主拉线上,并用铁丝将回头和主拉线缠绕固定。由于拉线的刚性大,不容易弯折,作业人员需要很大的力量去弯折。并且操作中不容易控制,制作的拉线上下线夹不符合施工标准,握出的拉线弯弧不美观不标准,还损伤拉线,损坏镀锌层。原始的施工方法一个人制作几个便已力竭,且标准会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以前线夹收紧时,采用锤敲的办法收紧,敲击上下线夹,会损伤镀锌层,增加锈蚀的可能,并且工作强度较大。
在拉线的回头和主拉线固定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手工的方式,非常累,并且容易脱开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握弯器,可以用较小的力量实现拉线的绑定工作,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拉线握弯器,包括上握弯机构和下握弯机构,上握弯机构的下端与下握弯机构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握弯机构包括上握弯柱,上握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上连接螺栓,上握弯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弯折槽,弯折槽的开口朝向为上握弯柱的左侧或右侧,弯折槽的宽度与待弯折的拉线直径大小相适配,上握弯柱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稳定拉线的拉线凹槽,拉线凹槽沿上握弯柱的延伸方向纵向设置,拉线凹槽和弯折槽的前后位置相对应;下握弯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下两端一体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间位置横向连接有中间设有凹槽的滑轮;下握弯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下连接螺栓,上连接螺栓和下连接螺栓分别螺栓连接有上加力杆和下加力杆。
本实用新型的拉线握弯器设置有合适的握弯角度,规范的尺寸达到工艺标准,通过两端的可拆卸手柄,采用滑轮限定弧度,减小摩擦损伤,利用杠杆原理,采用钢管握弯器的限位折弯方法,使用加力杆很轻松地将拉线按照规定角度握弯。改变了原有的人力施工方法,稍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此工具短时间轻松制作出一批完全符合施工标准的拉线上下线夹,握出的拉线弯弧美观标准,不损伤拉线,不损坏镀锌层。原始施工方法一个人制作几个便已力竭,且标准会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线握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示意图;
图3是握弯时拉线握弯器刚插入拉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握弯时拉线握弯器握弯拉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拉线握弯器1包括上握弯机构4和下握弯机构5,上握弯机构4的下端与下握弯机构5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上握弯机构4包括上握弯柱6,上握弯柱6为长方形柱,上握弯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上连接螺栓7,上握弯柱6的后侧面6-2固定连接有弯折槽8,弯折槽8由焊接在上握弯柱6一侧的T形板28和上握弯柱6的后侧面6-2构成,弯折槽8的开口朝向为上握弯柱6的左侧或右侧,弯折槽8的宽度与待弯折的拉线直径大小相适配,上握弯柱6的前侧面6-1上设有用于稳定拉线的拉线凹槽9,拉线可以卡在拉线凹槽9内,拉线凹槽9沿上握弯柱6的延伸方向纵向设置,拉线凹槽9和弯折槽8的前后位置相对应;下握弯机构5包括相互平行的左侧板10和右侧板11,左侧板10和右侧板11的上下两端一体固定连接,左侧板10和右侧板11的中间位置横向连接有中间设有凹槽的滑轮12,该凹槽是为了拉线可以稳定的卡在滑轮12内,滑轮12可以回转,拉线不会因为拉动使表面镀锌层受损;下握弯机构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下连接螺栓13,上连接螺栓7和下连接螺栓13分别螺栓连接有上加力杆14和下加力杆15。
拉线握弯器1的使用过程:
如图3、4所示,下握弯机构5相对上握弯机构4向右转动,使滑轮12位于弯折槽8的右侧,首先将拉线16穿过弯折槽8,然后穿过滑轮12的上侧,分别安装上上加力杆14和下加力杆15。相对转动上加力杆14和下加力杆15,则拉线16被滑轮12和弯折槽8限位,然后握弯成圆弧,拉线16的前端卡在拉线凹槽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1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