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41889.4 | 申请日: | 2014-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曾延华;陈旭东;李启洋;王露平;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曾延华;陈旭东;李启洋;王露平;李鑫 |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15;A61L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介入 治疗 动脉瘤 蚀刻 支架 | ||
1.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支架主体(1),该支架主体(1)由一根空心镍钛合金管经化学蚀刻技术镂空成圆筒形网状结构,所述支架主体(1)两端各有四个不透X线的标记点(2),帮助支架在释放过程中显影定位,以保证支架能准确释放;
还包括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导丝(6)、输送导管(5),所述导丝(6)置于输送导管(5)的内部,所述导丝(6)前端连接支架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分两部分,分别是左端宽部(11)、右端窄部(12),所述左端宽部(11)圆筒形网状外壁紧贴载瘤动脉(4)内壁,所述右端窄部(12)与左端宽部(11)斜面连接,所述右端窄部(12)圆筒形网状外壁紧贴输送导管(5)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直径大小在2-5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宽部(11)、右端窄部(12)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圈栓塞(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6)穿过支架主体(1)的右端窄部(12)、穿过弹簧圈栓塞(13),进入支架主体(1)的左端宽部(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6)露出于弹簧圈栓塞(13),不超过脑血管动脉瘤(3)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用蚀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窄部(12)的四个不透X线的标记点距离弹簧圈栓塞(13)4~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曾延华;陈旭东;李启洋;王露平;李鑫,未经刘艳;曾延华;陈旭东;李启洋;王露平;李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18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右脑平衡保健杯
- 下一篇:一种动物手术实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