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风风扇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1407.5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玉冈健人;福島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风扇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风扇。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壳体内部的CPU等的发热量大。因此,发热对策很重要。作为发热对策的一种方法,在壳体内部设置送风风扇,进行排热。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高机能化,电子设备内的温度上升也很显著。因此,以冷却电子设备内为目的,要求一种冷却性能优异的送风风扇。日本公开公报第2001-111277号所公开的风扇单元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结构:通过从送风叶片的外周侧的排气口排出空气,该空气被送风至安装在设置于叶片外周侧的侧方位置的电路板上的发热部件,从而直接冷却发热部件。
但是,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内的电子部件的高密度化,仅通过直接向热源吹风,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排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冷却热源的送风风扇。
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一实用新型的送风风扇包括叶轮、马达部和机壳。叶轮包括叶片支承部以及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围绕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且沿周向排列。叶片支承部支承多个叶片。马达部使叶轮旋转。机壳容纳叶轮。所述送风风扇的特征在于,叶轮在叶片及与其相邻配置的叶片之间存在有空间,该空间在轴向上连接叶轮的上侧空间以及叶轮与下板部之间的空间。机壳包括下板部以及侧壁部。下板部覆盖叶轮的下侧且支承马达部,所述下板部由导热率为1.0W/(m·K)以上的材料构成。侧壁部覆盖叶轮的侧方且与下板部相连接,所述侧壁部由导热率为1.0W/(m·K)以上的材料构成。覆盖叶轮的上侧的上板部具有吸气口。由上板部、侧壁部和下板部在叶轮的侧方构成送风口。送风风扇具有能够使热源接触与叶轮相反一侧的面的热源接触部。送风口包括上板部的边缘、侧壁部的一对边缘、以及下板部的边缘中的距离中心轴线最近的边缘,送风口是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在俯视时,热源接触部与侧壁部至少有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一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冷却热源的送风风扇。
在第一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二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俯视时,热源接触部的一部分位于比侧壁部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在第二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三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侧壁部具有在送风口与叶轮之间突出的舌部,在俯视时,热源接触部与舌部至少有一部分重叠。
在第三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四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将俯视时与送风口平行且与中心轴线相交的线设为假想第一直线,将俯视时与送风口垂直且与中心轴线相交的线设为假想第二直线,在被假想第一直线和假想第二直线划分出的四个区域中,将配置有舌部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从第一区域朝向叶轮的旋转方向侧设为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热源接触部位于第四区域。
在第二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五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热源接触部与侧壁部在俯视时重叠的区域的面积小于热源接触部的比侧壁部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区域的面积。
在第一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六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侧壁部具有在送风口与叶轮之间突出的舌部,在俯视时,热源接触部与舌部至少有一部分重叠。
在第六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七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将在俯视时与送风口平行且与中心轴线相交的线设为假想第一直线,将在俯视时与送风口垂直且与中心轴线相交的线设为假想的第二直线,在被假想第一直线和假想第二直线划分出的四个区域中,将配置有舌部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从第一区域朝向叶轮的旋转方向侧设为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热源接触部位于第四区域。
在第一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八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热源接触部与侧壁部在俯视时重叠的区域的面积小于热源接触部的比侧壁部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区域的面积。
在第一实用新型至第八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九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俯视时,热源接触部与多个叶片至少有一部分重叠。
在第一实用新型至第八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十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下板部以及侧壁部形成为一体。
在第一实用新型至第八实用新型所述的送风风扇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十一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下板部具有能够容纳热源的热源容纳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1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造机速度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新型通风排烟多用风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