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0kV架空绝缘线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1387.1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颂凯;田成;许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颂凯;田成;许志浩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kv 架空 绝缘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架空绝缘线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配电网改造的启动,10kV配网逐步采用绝缘导线,即以耐候型绝缘材料作外包绝缘的用于户外架空敷设的导线。与裸导线相比,绝缘导线不仅具有优越的绝缘性能,能有效预防因外来物体引起的相间短路,有利于减少同杆架设线路因作业而停电的次数,减少因检修而停电的时间,提高线路安全供电的可靠率及电压质量,同时还能简化杆塔结构、解决树线矛盾。虽然绝缘导线具有较多优点。
然而,使用绝缘导线以来,雷击断线事故经常发生,威胁人身安全,造成巨大财产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是采取人为指定绝缘薄弱点的方法来预防意外闪络。在实践中发现依照目前的方法仍存在绝缘缺陷,并不能有效地预防10kV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预防雷击断线的10kV架空绝缘线路。
一种10kV架空绝缘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0kV架空绝缘线路包括放电金具、绝缘护罩、绝缘导线、引弧棒、复合绝缘子及避雷器,所述绝缘导线外设有所述放电金具,所述绝缘导线与所述绝缘子上部金具紧密电连接,所述绝缘子下部设有所述引弧棒,所述绝缘子一侧加装有所述避雷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护罩与所述放电金具间留有间隙作放电通道,剥离的所述绝缘导裸露部分与绝缘层之间加防水绝缘胶带,所述绝缘护罩两端用防水胶带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避雷器为直联氧化锌避雷器或带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10kV架空绝缘线路进一步包括羊角单臂,所述带间隙的避雷器的下端与所述绝缘子的下端均设有所述羊角单臂,两个所述羊角单臂之间形成放电间隙D。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放电间隙D为100±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10kV架空绝缘线路加装放电金具及避雷器,可有效切断雷电流引起的工频续流,能够有效预防10kV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
【附图说明】
图1、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10kV架空绝缘线路的两个不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10kV架空绝缘线路的避雷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针对现有的10kV架空绝缘线路存在的雷击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0kV架空绝缘线路,能对10kV架空绝缘线路进行有效避雷。对于空旷地区,在10kV架空线路中,同杆塔架设架空避雷线,预防配电架空绝缘线路感应过电压,主要用于防直击雷击断线。
请参阅图1至图3,为了达到有效防止雷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10kV架空绝缘线路包括放电金具绝缘护罩1、绝缘导线2、引弧棒3、绝缘套管4、螺母5、压块座6、复合绝缘子7、横担8、避雷器9及羊角单臂10。
绝缘导线2外设有放电金具(未标示),放电金具用于雷电闪络路径和固定工频电弧烧灼点,放电金具上加绝缘护罩1,绝缘护罩1与放电金具间留有间隙作放电通道。剥离的导线2裸露部分与绝缘层之间加防水绝缘胶带起密封和防水作用,绝缘护罩1两端用防水胶带固定。
绝缘套管4套在绝缘导线2外,以加强导线的绝缘性能。螺母5与压块座6位于绝缘导线2的上方,安装时拧紧螺母5带动压块座6以压紧绝缘导线2。横担8上安装复合绝缘子7,从而支撑绝缘线路。
在绝缘子7固定处将绝缘层剥离,绝缘导线2与绝缘子7上部金具紧密电连接,绝缘子7下部有引弧棒3。
当雷电过电压闪络后,工频短路电流在绝缘子7上部放电金具与下端引弧棒3之间燃烧,放电金具保护了导线2免受损伤。
在绝缘子7一侧加装有避雷器9。避雷器9的下端与绝缘子7的下端均设有羊角单臂10,两羊角单臂10之间形成放电间隙D。避雷器9可为直联氧化锌避雷器或带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
氧化锌避雷器9具有较好的非线性电阻特性和快速阻断工频续流的特性,将它加到线路中,有利于限制雷电过电压,防雷击效果较好,加装直联氧化锌避雷器必须破开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颂凯;田成;许志浩,未经刘颂凯;田成;许志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1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卡箍的XTS悬垂线夹
- 下一篇:一种分层走线的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