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耐高温无卤阻燃PPE绝缘汽车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0471.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麦特瑞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耐高温 阻燃 ppe 绝缘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耐高温无卤阻燃PPE绝缘汽车线,属于电缆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七十年代爆发的海湾石油危机曾深刻影响了世界,豪华但耗油多的汽车不再受宠,减轻汽车重量、节约汽油成为新的设计标准。有的国家还为此立法加以引导和限制。
最有效的减轻汽车重量方法是减小汽车尺寸,但这不能以减小乘座空间、牺牲乘座的舒适性为代价,因而采用塑料替代金属、减小汽车零部件尺寸并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零部件安装密度成为设计新一代汽车时所考虑的主要措施。汽车电线的技术进步,是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减小绞合导体外形尺寸。在保持绞合导体规格不变的前提下压缩直径。可采用模具对绞合导体进行压紧,从而减小绞体内部间隙以减小直径。这样不但可减小电线外径,还可减少绝缘料用量。
2、采用高强度的铜合金替代电解铜单线来绞制小规格的导体。
3、减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减薄后电线的耐压性能仍应满足要求,为此在选择绞合体结构时,可增加单线根数、减小单线直径以提高绝缘厚度与单线直径之比。
4、提高耐热等级。例如发动机室的电线,由于发动机室空间减小和发动机工作温度因提高效率而上升,电线使用环境温度增加。目前汽车电线耐热等级主要有60、85、105、125、150和260℃等档次。
5、减小绝缘材料的比重。普通PVC材料比重达到1.4以上,而无卤聚烯烃材料也超过1.5,所制造的电缆重量较重。
6、采用柔软绝缘材料。使电缆容易弯曲,便于穿管,扎线,减小空间。
7、采用耐热绝缘材料。减小导体规格,可以有效减小电线的体积。
低压汽车线近年的发展特点可以简单用小线径、薄壁绝缘、耐热材料、高可靠性来概括。为了适应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多功能性的要求,汽车配线系统越来越复杂,从七十年代一辆轿车几百个电气回路上升到目前的上千个电气回路,汽车电线总长度迅速增加。如何为当前汽车制造出更小、轻、耐热、柔软、高可靠性的电线、电缆是电缆行业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耐高温无卤阻燃PPE绝缘汽车线,结构设计合理,材料技术先进,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耐高温无卤阻燃PPE绝缘汽车线,包括线体,所述线体包括由镀锡铜丝束绞而成的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有一层由耐高温柔性无卤阻燃PPE制成的绝缘层。
优选的是,上述汽车线还包括一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一容置腔,该容置腔内部容置有若干根线体。
优选的是,所述线体有若干根,该若干根线体并排连接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线体之间设有连接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导体采用超细镀锡铜丝束绞,使导体较为柔软,耐腐蚀,绝缘层采用耐高温无卤阻燃薄壁PPE材料挤包成型,使电线耐发动机舱高温、油污、防止燃烧,并使电线整体重量较轻,有效减小电线束的体积,使线束可靠性更高、更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耐高温无卤阻燃PPE绝缘汽车线,包括线体1,所述线体1包括由镀锡铜丝束绞而成的导体11,用于承载电流和信号,保证电力传输或者是信号传输。导体11外包覆有一层由耐高温柔性无卤阻燃PPE制成的绝缘层12,起到保证电气绝缘的作用,而且绝缘层12不含有卤素元素,燃烧时不会产生卤化氢气体,其氧指数科达32以上,具有高阻燃性和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导体采用超细镀锡铜丝束绞,使导体较为柔软,耐腐蚀,绝缘层采用耐高温无卤阻燃薄壁PPE材料挤包成型,使电线耐发动机舱高温、油污、防止燃烧,并使电线整体重量较轻,有效减小电线束的体积,使线束可靠性更高、更耐用。
又如附图2所示,所述汽车线还包括一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内部设置有一容置腔21,该容置腔21内部容置有若干根线体1,这样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空间,达到减小电线束体积的目的,使电线整体重量更轻巧。保护层2可根据实际装配需要设置为方形或者是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麦特瑞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麦特瑞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0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