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棘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9507.4 | 申请日: | 2014-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7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祖成 |
主分类号: | B25B15/04 | 分类号: | B25B15/04;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18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棘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起子上的棘轮机构。
背景技术
起子作为一种常用的五金件,用于松紧螺钉,现有的起子通常包括手柄、刀杆和刀头,使用者通过转动手柄带动刀杆和刀头转动,从而刀头带动螺钉转动来进行螺钉的松紧。但是这样的起子完全靠人力来转动,使用起来比较费力并且方向也不易控制,在转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回旋,使使用更加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一些能够实现单方向空转的棘轮起子,如专利号为201010107101.0的中国专利《一种起子的棘轮装置》,该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轮座和爪座,轮座套设在爪座上,爪座上的棘爪与轮座的棘齿相啮合;爪座上设有轴向的圆柱形通孔,轮座上设有与通孔同心的螺纹连接孔,通孔内设有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的一端与螺纹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与通孔间隙配合,螺纹连接件在通孔的末端上设有限位凸缘;其不足之处在于内齿体积比较大,棘爪结构造成其只能用粉末冶金制备,成本上升,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轮座和爪座,存在逆时针旋转时易松动而顺时针旋转时易太紧的现象。
还有专利号为201020222335.5的中国专利《一种棘轮起子》,包括棘轮杆、中空的控制杆以及套筒,所述棘轮杆前部为连接外部起子头的空腔,中间为棘轮件,后部为连接部,所述控制杆前部具有突出部,后部为连接杆,所述棘轮杆的连接部与棘轮件插入控制杆中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突出部与连接杆内,所述突出部围绕部分棘轮件,所述棘轮杆可以在所述控制杆内并且相对于所述控制杆转动,所述套筒套于所述突出部和棘轮件外形成一棘轮机构控制该起子的单向空转和锁定;它棘爪受力时只有下部一部分,整个棘爪受力不够均衡,扭矩会偏小,存在不合理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具有很好制动能力且工作稳定的棘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棘轮机构,包括轮座、爪座及套圈,轮座的一段外表面为棘轮,爪座套设在轮座上,爪座内设有棘爪与轮座上的棘轮相啮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为左右设置的二个卡片,爪座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供卡片置入的定位孔,卡片设置在定位孔内,其里端与轮座的棘轮相啮合或者脱离配合,外端有一压块,在压块与卡片之间设有与卡片的外端面相抵支撑、使卡片具有始终与棘轮相啮合趋势的弹性件,在爪座的后部设有用于推动卡片与棘轮进行脱开与齿合运动的转动件,转动件可左右转动地限位在爪座内,其外侧与套圈相连,其两端的活动脚分别与卡片的里端相抵触或者脱离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件主体呈不小于半圆的圆环形,从而可以套在棘轮上,其两端成为活动脚,爪座内设有与定位孔的里端相连通、供转动件置入并转动的局部环形腔,局部环形腔的后部开有弧形缺口,转动件的中部向外凸设有与套圈相连并用于旋转定位的凸部,凸部限位在弧形缺口内,通过定位机构与爪座可转动定位。
再改进,所述凸部的外表面为与爪座的外圈相匹配的弧形,在凸部的外表面中部纵向设有一定位筋,套圈的内表面设有与定位筋相配合的定位槽,转动件通过定位筋与定位槽的配合与套圈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球体,在转动件的凸部里表面设有一盲孔,球体凸出盲孔嵌置在凸部的里表面与弧形缺口的底部相抵,在弧形缺口的底部设有与球体相匹配的多个定位槽。
作为改进,所述定位槽为左、中、右三个,盲孔内设有一压簧,压簧设于盲孔底部与球体之间,使球体具有始终向外的趋势,当球体位于中间定位槽时,活动脚都不与卡片的里端相抵触或者刚好都相抵触,二个卡片与棘轮正好齿合,轮座不转动;当转动件转动,球体位于左侧或右侧的定位槽时,二个卡片中的一个与棘轮齿合,另一个脱离,轮座分别作顺时针或逆时针单向转动。
优选,所述棘爪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二个卡片,卡片呈现长方体形状。
再改进,所述压块为弧形块,爪座的前部设有供压块置入、与定位孔的外端相连通的弧形开口,压块设置在弧形开口的中部、位于二个卡片的后端之间,压块的端面凸设有导向条,弧形开口的内壁上设有对应的导向槽。
最后,所述压块的内表面设有供弹簧部件嵌置的Z形凹槽,弹簧部件为一扭簧,扭簧的中部嵌置在压块的Z形凹槽内,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二个卡片的后端面相抵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祖成;,未经康祖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9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