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焚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9077.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邢献军;虞浸;马培勇;孙宗康;吴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汪蕙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干燥 焚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生活垃圾总量巨大,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生活垃圾的妥善处理,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再资源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活垃圾的焚烧技术是实现垃圾“三化”处理的关键,而焚烧处理装置为焚烧技术的实现提供了科学条件。同时,生活垃圾具有组分复杂、热值低和含水量高的特点,尤其是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焚烧效果的优劣。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垃圾的干燥处理可以提高其热值的同时促进下一步的焚烧效果。
现有的垃圾焚烧装置一部分都是将垃圾的干燥、焚烧阶段置于焚烧炉中进行,这种焚烧方式的不足有:需要较大的炉排面积导致炉排和炉体造价高;在焚烧时添加助燃燃料,消耗能源;炉内焚烧不均匀,温度分布不均,燃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焚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焚烧装置,包括进料口、排渣口、配风箱,人字形炉拱和链条炉排,配风箱设置在链条炉排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与链条炉排之间设置圆筒式干燥器,圆筒式干燥器由内部的耐高温耐磨多孔不锈钢圆筒筛和外部的耐高温夹套组成,圆筒式干燥器倾斜设置,其靠近进料口一端高于其靠近链条炉排的一端,在耐高温夹套与链条炉排接触的部位的底部设置灰渣口。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圆筒式干燥器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2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干燥烟气管道,干燥烟气管道连接炉膛顶部和圆筒式干燥器入口,将高温烟气输送至圆筒式干燥器中用于干燥待燃物。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换热烟气管道,换热烟气管道连接炉膛顶部和空气换热器,用于将进入配风箱中的空气预热,以回收烟气中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圆筒式干燥器安装的倾斜角可调整,根据垃圾的含水量计算出需要干燥的实间,通过调整倾斜角的大小来控制垃圾在圆筒式干燥器内干燥的时间。
(2)垃圾干燥后进入炉内在炉排上直接进入热解和燃烧反应阶段,在炉内迅速着火,可以减少链条炉排面积,缩小炉体大小,降低整体装置的造价成本;同时垃圾在炉内的直接快速燃烧有助于提燃烧室内温度且温度分布均匀,无需提供助燃燃料,降低能耗。
(3)利用燃烧产生的一部分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管道输送至圆筒式干燥器内,为垃圾的干燥提供热量,无需为垃圾的干燥提供额外的热量,节约能源。
(4)利用高温烟气与空气换热产生热空气通入焚烧炉内,促进燃烧室内垃圾燃烧效果,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5)高温烟气经过圆筒式干燥器后含有大量的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进入高温燃烧室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煤气化反应,反应产物又促进炉内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生活垃圾干燥焚烧装置,包括进料口1、排渣口2、配风箱5,人字形炉拱4和链条炉排3,配风箱5设置在链条炉排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1与链条炉排3之间设置圆筒式干燥器6,圆筒式干燥器6由内部的耐高温耐磨多孔不锈钢圆筒筛61和外部的耐高温夹套62组成,圆筒式干燥器6倾斜设置,其靠近进料口1一端高于其靠近链条炉排3的一端,在耐高温夹套62与链条炉排3接触的部位的底部设置灰渣口。圆筒式干燥器6能够绕其轴线旋转,使待燃垃圾不断翻转并向下滑动,促进其快速干燥;不锈钢圆筒筛61能够筛去垃圾中的小颗粒沙土等不可燃物质。
圆筒式干燥器6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20°。圆筒式干燥器6的倾斜角度可调,这样可以根据垃圾的含水量不同,调整圆筒式干燥器6的倾斜角度,以控制垃圾在圆筒式干燥器6内的停留时间,保证进入链条炉排3的待燃物的干燥程度;这样可以减少链条炉排3面积,缩小炉体大小,降低整体装置的造价成本;同时垃圾在炉内的直接快速燃烧有助于提燃烧室内温度且温度分布均匀,无需提供助燃燃料,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9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蓄热式热力焚化炉
- 下一篇:一种碎屑绞碎焚烧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