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和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8335.9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戴太亮;杨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肖宇扬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挂钩 总成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管挂钩总成和排气管在车身地板中通道上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排气管通常通过前端连接法兰与发动机排气管固连,再通过排气挂钩端部的吊耳与车身地板相连。由于发动机振动及排气激烈的影响,导致排气管振动相对较大。排气管的振动会通过排气挂钩传递至车身地板,影响轿车的NVH性能。此外,现有的排气管与车身地板的上述安装方式,其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不高,直接影响到排气管的安装可靠性及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挂钩总成及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其可提高排气管挂钩安装点刚度和强度,改善车身地板中通道的局部模态,降低排气管振动引起的车身振动传递及噪音,改善车身NVH性能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气管挂钩总成,包括排气管挂钩安装板、左排气管挂钩和右排气管挂钩;所述挂钩安装板的横截面呈“几”字形,包括顶板和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几”字形挂钩安装板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另一端具有钩舌;所述挂钩安装板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与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钩舌围成一底部缺口的中空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钩安装板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的横截面厚度大于等于2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钩安装板的顶板和左侧板、右侧板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钩安装板的左侧板、右侧板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焊接于所述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呈L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钩舌端部具有挡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所述排气管设有吊挂,所述吊挂两侧设有连接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管挂钩总成;所述排气管挂钩总成包括排气管挂钩安装板、左排气管挂钩和右排气管挂钩;所述挂钩安装板的横截面呈“几”字形,包括顶板和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几”字形挂钩安装板左右侧板的内侧,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另一端具有钩舌;所述挂钩安装板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与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钩舌围成一底部缺口的中空部位;所述“几”字形挂钩安装板的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分别焊接于车身地板中通道的两内侧边;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钩舌分别钩接于所述排气管吊挂两侧的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钩安装板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的横截面厚度大于等于2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钩安装板的顶板和左侧板、右侧板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钩安装板的左侧板、右侧板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焊接于所述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呈L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排气管挂钩和所述右排气管挂钩的钩舌端部具有挡肩。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气管挂钩总成与所述排气管的安装点位于所述排气管的振动最小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安装结构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为橡胶连接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排气管挂钩总成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8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化天然气仓结构
- 下一篇:总成壳体及使用该总成壳体的动力总成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