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烧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8055.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0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宁 |
主分类号: | A47J37/07 | 分类号: | A47J37/07;A47J3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烧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烧烤炉,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烤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户外休闲方式,现有的烧烤炉往往存在携带不便、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等缺陷。虽然现在有烧烤炉是可以折叠的,但是现有折叠式烧烤炉通常在不使用时需要将烧烤网、及炉条等其它使用部件全部拆下放入箱体中才能实现折叠功能,使用时需完全重新组装,操作复杂,不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携带及操作,使用方便、卫生的便携式烧烤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烧烤炉,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置把手,箱体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左、右箱体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两箱体内侧顶部之间设置烧烤网,烧烤网一端固定在左箱体上,另一端挂在右箱体上,烧烤网下方设置炭火盆,炭火盆包括左炭火盆和右炭火盆,左炭火盆固定在左箱体上,右炭火盆固定在右箱体上,左炭火盆和右炭火盆相对端均开口,且左、右炭火盆底部均设置炉条槽,炉条槽内放置炉条板,炭火盆下方设置收灰盆,收灰盆一侧固定在左箱体上,另一侧与右箱体活动连接。
箱体顶部设置把手,便于手提;左、右箱体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便于左、右箱体的打开和闭合,左、右箱体闭合时,可通过常规的卡扣或磁铁将箱体紧闭,使手提安全;烧烤网一端固接,另一端挂在右箱体上,方便安装和取下,只将活动端安装或者取下即可,便于操作;炭火盆可用于盛饭烧烤用炭,左右箱体打开时,左炭火盆和右炭火盆的开口端小部分重叠,其中一炭火盆的开口端位于另一炭火盆的开口端的内侧,便于盛放炭,左右箱体闭合时,两开口端的重叠部分增加,炭火盆空间变小,方便闭合;左、右炭火盆底部均设置炉条槽,用于放置炉条板,在使用时,可将炉条板放置在炉条槽内,两侧留有足够闭合时的自由空间,即可轻松完成箱体的打开及闭合。收灰盆便于收灰,也方便卸灰,左炭火盆、右炭火盆、炉条槽及收灰盆均连接箱体内壁。
所述的炉条板上设置横向通孔和纵向通孔,炉条板一端设置手柄。便于漏灰及拆卸、安装炉条板。
所述的左箱体和右箱体下部外侧分别铰接有支腿。便于在左右箱体打开后对箱体进行支撑,进行烧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设置的箱体可以打开和闭合,打开时,可进行烧烤,方便使用,闭合时,方便携带,提高了使用率,增加了烧烤炉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炭火盆底部的炉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烧烤网 2、右箱体 3、右炭火盆 4、收灰盆 5、支腿 6、转轴 7、左炭火盆 8、左箱体 9、把手 10、炉条槽 11、手柄 12、炉条板 13、纵向通孔 14、横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烧烤炉,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置把手9,箱体包括左箱体8和右箱体2,左、右箱体底部通过转轴6铰接,两箱体内侧顶部之间设置烧烤网1,烧烤网1一端固定在左箱体8上,另一端挂在右箱体2上,烧烤网1下方设置炭火盆,炭火盆包括左炭火盆7和右炭火盆3,左炭火盆7固定在左箱体8上,右炭火盆3固定在右箱体2上,左炭火盆7和右炭火盆3相对端均开口,且左、右炭火盆底部均设置炉条槽10,炉条槽10内放置炉条板12,炭火盆下方设置收灰盆4,收灰盆4一侧固定在左箱体8上,另一侧与右箱体2活动连接。炉条板12上设置横向通孔14和纵向通孔13,炉条板12一端设置手柄11。左箱体8和右箱体2下部外侧分别铰接有支腿5。
使用时,打开左、右箱体,将烧烤网1的一端挂在右箱体2上,将炉条板12安装在炉条槽10内,并在炉条板12上放置烧烤用炭,并点燃烧烤用炭即可在烧烤网上烤东西,炭灰可落入收灰盆4内,当收灰盆4内的炭灰集满时,将活动端取下,即可清理炭灰。使用完成后,将烧烤网1活动端取下,闭合箱体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宁,未经丁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8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