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7383.6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史宾;陈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贵州普利英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8 | 分类号: | B60S1/3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雨刮用 软硬 共挤扰流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
背景技术
扰流翼是汽车用新型无骨雨刮的核心部件之一,汽车雨刮系统是由马达、连杆、摇臂及刮雨片四部件组成,是保持挡风玻璃外表面清洁确保雨雪天气视野清晰和行车安全,是机动车辆不可或缺的部件,其中雨刮片又由扰流翼、刮水胶条、金属支撑片、塑料端头及连接件组成。
传统雨刷有多种结构,其中一种典型的一般为6到8个支点的钢条结构雨刮,依靠钢条的弹性通过6到8个支点使雨刮片紧贴挡风玻璃,不仅重量较重,结构复杂,而且受力不均,使得雨刮器寿命短,噪音大,如附图1所示。由于其刮片背面没有设计有扰流翼,使得当汽车行驶速度较高时,强大的风阻将会使得雨刮片被空气抬升,不能完整贴合汽车挡风玻璃表面,使得刮水效果大大下降,且易发生抖动和发出较大噪音。
另外一种典型的传统雨刮考虑到利用空气阻力而使刮片在挡风玻璃上贴合得更紧密,设计了在钢结构雨刮支架上加装了扰流塑料片,如图2所示。该扰流片为注塑生产,长度短、面积较大且重量较重,使用时利用风阻力产生的压紧力使雨刮片不被高速行驶时的风阻力抬升,使刮片能始终压紧挡风玻璃表面,但由于压力分配不均,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且结构胶复杂,本身由于体积大,重量重,自身风阻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它能整条雨刮均匀的压紧在挡风玻璃表面,使雨刮片不被高速行驶时的风阻力抬升,能更好的将玻璃上水刮除干净,避免发生抖动,且体积小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包括装配骨架和扰流翼主体;装配骨架为槽型结构,在装配骨架的内侧设有装配卡槽;扰流翼主体的组成包括弧形结构的受风体,支撑体及连接体,受风体,支撑体及连接体之间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在其连接区域之间构成一个空腔;连接体与装配骨架连接。
扰流翼主体的支撑体为受风体提供支撑,使其能保持特定的形状而不容易变形。
扰流翼主体上形成的空腔作用是使扰流翼主体上的边壁厚尽量均匀,便于挤出时塑料流体压力分布均匀,便于产品成型,同时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品重量,节约成本,还能使扰流翼保持更好的弹性。
装配骨架为扰流翼纵向提供足够的强度和装配位置,同时提高了挤出胚料的熔体强度,便于产品挤出成型,也起到保持产品尺寸稳定,不至于轻易发生拉伸变形,保证能够可靠使用的作用。
所述的受风体的受风面由4段平滑连接的圆弧面组成,4段圆弧面的半径比R1:R2:R3:R4为1: 25:18:26,4段圆弧的弧长比L1:L2:L3:L4为1:12:4:2,其中第二段圆弧面为受风体的主受风面,其弧长L2与半径R2的比为6:7。平滑连接是指圆弧面的连接处切线重叠。
支撑面的长度L与受风体的主受风面的弧长L2的关系是L:L2为3:3.8-4.2。
装配骨架的总宽度W1,硬边宽度W2以及厚度D的关系是,W1:W2= 5:1,W1:D=16:1。确保扰流翼与雨刮构件联结可靠、同时又方便装配。
扰流翼主体内侧设置的装配卡槽用于与金属弹片装配,装配卡槽之间的宽度略小于雨刮金属片宽度,使扰流翼能紧密装配到雨刮器的金属片上,而不至于滑动或脱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特殊弧度的扰流表面,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雨刮上空气阻力直接作用于扰流翼表面,使其受力均匀,产生的压紧力直接作用于整条雨刮刮水片,使其紧密贴合汽车挡风玻璃,使得雨刮能更好的将玻璃上水刮除干净,不发生抖动;使雨刷能在各种环境下的正常功能,且降低工作噪声,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扰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增强司乘人员视野,并且更换时装配安装方便,其稍宽的扰流面主体还能遮挡紫外线,大大延长刮水胶条使用寿命等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贵州普利英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贵州普利英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7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自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汽车防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