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体汽车座椅运载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36155.7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4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汽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7/06 | 分类号: | B60P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孟昆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体 汽车座椅 运载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运载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分体汽车座椅运载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行业汽车座椅生产环节中,座椅生产完成后需要按汽车主机厂的生产顺序依次运送到主机厂进行装配,但在这个过程中,以往使用的汽车座椅运转器具种类繁多,功能也不尽相同,但都存在很多问题,如座椅的保护问题、排序问题,而在各种座椅里面,分体座椅的运载更具难度,因分体座椅的零部件数量更多,结构更加复杂,对运载器具的要求也非常之高,针对该背景状况,我们针对分体座椅的运载专门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运输器具,该器具不但可以对座椅在运输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也更精准的对其进行排序,同时还需要满足主机厂装配的方便,这种器具对后续分体座椅的运输具有非凡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汽车座椅装配运输领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分体汽车座椅运载器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功能:
一种新型分体汽车座椅运载器具,包括底板、翻转支架、防撞柱、条形码支架、滑轨限位和堆垛脚;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所述底板以长边中心向两边依次对称设置有滑轨限位、翻转支架、防撞柱、堆垛脚和条形码支架。
优选地,所述翻转支架通过合页和安全销与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堆垛脚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四个角上。
优选地,所述防撞柱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底板的长边靠近堆垛脚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条形码支架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宽边靠近堆垛脚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底板由型钢制成。
通过新型装置的设计,经过实际的验证并与过去的器具效果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因器具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座椅损坏几率降低了90%以上;
(2)因排序问题造成主机厂装配停线情况降低了95%以上;
(3)器具的周转效率提高了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分体汽车座椅运载器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分体汽车座椅运载器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分体汽车座椅运载器具,包括底板1、翻转支架2、防撞柱3、条形码支架4、滑轨限位5和堆垛脚7;所述底板1为长方形;所述底板1以长边中心向两边依次对称设置有滑轨限位5、翻转支架2、防撞柱3、堆垛脚7和条形码支架4。所述翻转支架2通过合页和安全销6与底板1连接。所述堆垛脚7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四个角上。所述防撞柱3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长边靠近堆垛脚7的位置。所述条形码支架4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宽边靠近堆垛脚7的位置。所述底板1由型钢制成。
根据该器具的结构设计,器具的使用工艺如下:
(1)第一步装配前座椅,将前椅滑轨放入器具轨道内,并将滑轨卡在滑轨限位5内,保证座椅稳定
(2)将两侧的翻转支架2支起,并使用安全销6将支架固定牢靠,保证稳定可靠。
(3)装配分体后座椅分左右两侧,按既定设计为:主驾前椅配置后椅左侧40%部分及左侧侧翼,在器具上左侧翻转支架装配左侧40%,并使用绑带固定。右侧翻转支架装配左侧侧翼,使用绑带固定;副驾前椅配置后椅右侧40%部分及中间20%部分和右侧侧翼,在器具上左侧翻转支架装配右侧40%部分,并使用绑带固定,右侧翻转支架装配中间20%部分和右侧侧翼,并使用绑带固定牢固。
(4)将条形码装入条形码支架4内,保证条形码方向一致并装配到位,防止扫描系统有错误信号。
(5)将器具带座椅装入货车并运送到主机厂。
(6)左右两侧不同的座椅分布走入主机厂装配工位的左右两侧,分别装配不同部分座椅,这样可以保证左右工作量均衡。
(7)主机厂装配座椅后,将翻转支架2落下,并进入堆垛系统,将托盘每2个堆垛到一起,并输送至货车转回制造厂。
(8)当空器具收回后,需要进入柴堆系统,将器具柴成单层再次进行座椅的装载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汽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汽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6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视镜
- 下一篇:移动式汽车维修保养工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