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灌注药物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5595.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军;徐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宗军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药物洗脱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灌注药物球囊。
背景技术
近10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解决了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患的问题。然而,晚期血栓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缓释型药物涂层支架使内皮愈合时间延长、对小血管病变及分叉处病变的处理较局限以及手术后需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年等方面的问题也严重制约着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获益度。药物球囊的出现,成功克服了药物支架的这些缺陷。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应用药物球囊以后,病人只需短时间常规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这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灌注药物球囊,两端采用圆锥形球囊,该部分鼓起时,阻断血流,可使药物持续灌注,保证药物与血管壁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在使用该球囊以后,病人只需短时间常规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大大减轻了患者精神和物质负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灌注药物球囊,包括球囊主体,所述球囊主体中部是圆柱形导管、两端是弹性球囊,所述球囊部分的直径大于圆柱形端部形成突出,所述球囊主体一端通过导管连接药液源,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带有微孔,所述微孔在导管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层,每层微孔围绕球囊主体轴线均匀设置,所述球囊主体上所有微孔的药液流出量小于连接管的药液输入量。
所述弹性球囊呈圆锥形,圆锥形的大端与圆柱形导管连接。
所述球囊主体膨胀过程中,连接药液源的尾端弹性球囊后膨胀,另一端头端弹性球囊先膨胀。
所述导管为双层管,所述双层管的一层与球囊主体中部的圆柱形导管连通、并通过连接管连接药液源,所述双层管的另一层穿过球囊主体两端的弹性球囊、用于穿入导丝。
所述连接管呈“Y”形,所述连接管与导管连接的一端是与导管相配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在连接管中部位置形成分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两端采用圆锥形球囊,该部分鼓起时,阻断血流,可使药物持续灌注,从而克服现有药物球囊的缺陷,保证药物与血管壁有充分的时间接触,不会流失药物,患者在应用药物球囊以后,只需短时间常规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大大减轻了患者精神和物质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囊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球囊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可灌注药物球囊,包括球囊主体1,所述球囊主体1中部是圆柱形导管、两端是弹性球囊,所述球囊部分的直径大于圆柱形端部形成突出,所述球囊主体1一端通过导管2连接药液源,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带有微孔4,所述微孔4在导管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层,每层微孔4围绕球囊主体2轴线均匀设置,所述球囊主体2上所有微孔4的药液流出量小于连接管3的药液输入量。
所述弹性球囊呈圆锥形,圆锥形的大端与圆柱形导管连接。
所述球囊主体1膨胀过程中,连接药液源的尾端弹性球囊后膨胀,另一端头端弹性球囊先膨胀。
所述导管2为双层管,所述双层管的一层与球囊主体1中部的圆柱形导管连通、并通过连接管3连接药液源,所述双层管的另一层穿过球囊主体2两端的弹性球囊、用于穿入导丝。
所述连接管3呈“Y”形,所述连接管3与导管2连接的一端是与导管2相配的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在连接管3中部位置形成分叉。
在实际使用中,先进行冠脉造影,确认需要进行药物球囊处理的冠状动脉血管后,使用普通球囊在病变处进行预扩张,至血管扩张满意后,将药物球囊置入该冠脉病变处,扩张药物球囊的前后两端的圆锥形球囊(前端球囊先膨胀,尾端球囊后膨胀),并在DSA下确认冠脉血流阻断,对球囊主体1充填药剂,由于球囊主体1锥形底部的直径大于圆柱形端部形成突出,可将病灶区与球囊中部分开,而药液从微孔4中喷出,药液可滞留于这一区域,从而使得药液充分接触病灶区,达到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宗军;,未经刘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超声波减肥设备的治疗手柄
- 下一篇:胸外科用多功能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