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35583.8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钱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泰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向 可控硅 继电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式电能表的功能也是日新月异,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实现电能表每个功能所需功耗越来越低。继电器控制在电子式电能表中是最为常见的功能,如何降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体积、减小继电器控制所需的电源功耗、降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成本就成为电子式电能表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虽然可以实现继电器的开合控制,但是电路较复杂,对电源功耗要求较大,成本也较高,无法同时满足小体积、低成本和电源功耗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双向可控硅电路和继电器,通过双向可控硅电路的触发导通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过零点检测产生的控制脉冲,实现交流电对继电器的开合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包括继电器,设置继电器为常开型继电器,此外,该系统还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双向可控硅电路,单片机控制系统、双向可控硅电路与继电器相连接,通过双向可控硅电路的触发导通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过零点检测产生的控制脉冲,实现交流电对继电器的开合控制。
优选的是,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与双向可控硅电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第一电阻、第一电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单片机的GPIO端口,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串联并设置下拉电阻;下拉电阻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二电阻一端与第一电阻并联,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一端与第一电容并联,第三电阻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向可控硅电路与继电器相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第四电阻、电阻器、第二电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栅极与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串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阻器与第二电容连接组成RC电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向可控硅为BT134W型贴片双向可控硅。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双向可控硅电路和继电器三部分,根据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单片机过零点检测功能,利用简单而低成本的电路产生控制脉冲,实现直接使用交流电对继电器的开合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成本低、功耗小、稳定可靠,是一种使用灵活方便的继电器控制方法。并且,经过实践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的电路,可简单有效地实现继电器的零交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以下描述仅作为示范和解释,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如图1所示,基于双向可控硅的继电器零交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系统、双向可控硅电路和继电器K1三部分,继电器K1为常开型继电器,单片机控制系统、双向可控硅电路与继电器相连接,通过双向可控硅电路的触发导通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过零点检测产生的控制脉冲,实现交流电对继电器K1的开合控制。
单片机控制系统与双向可控硅电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U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单片机U1的第七端口GPIO,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串联并设置下拉电阻,下拉电阻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一端与第一电阻R1并联,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一端与第一电容C1并联,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地。
双向可控硅电路与继电器相连接,双向可控硅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Q1、第四电阻R4、电阻器R5、第二电容C2,双向可控硅Q1的栅极与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串联,电阻器R5与第二电容C2连接组成RC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泰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泰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状态指示机构的小型断路器
- 下一篇:绝缘在线监测装置硅胶按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