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垛车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5360.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章;陈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 | 分类号: | B66F9/07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104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垛 车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垛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托盘堆垛车,适用于狭窄通道和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是高架仓库,超市,车间装卸和堆垛托盘化货物的理想工具。配合托盘堆垛车作业,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现有的托盘堆垛车产在机架的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的两根车腿,由于托盘堆垛车的承载空间位于车架的前方未知,因此车腿可以起到支撑和平衡整车的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前置的车腿很长,在遇到车腿前方有障碍物时,障碍物影响托盘堆垛车的前进距离,形成干涉导致无法正常装卸货物,特别是在要将货物从高台上装卸时,高台由于抵住车腿,导致车腿无法前进,从而使得货叉无法降低至高台上,从而影响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货叉的正下方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托盘堆垛车依然可以前进一定距离的堆垛车车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堆垛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车架的后端上设置有用于行驶的后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前轮座、第二前轮座,第一前轮座、第二前轮座上均设置有用于行驶的前轮,第一前轮座,第二前轮座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5cm-20cm,第一前轮座、第二前轮座后方设置有配重箱,配重箱内设置有用于平衡托盘堆垛车的配重块,配电箱设置在配重箱的后方,配电箱和配重箱均固定在车架上。
作为优选,车架上设置左门柱、右门柱,左门柱、右门柱的下端固定在门柱焊接件上,门柱焊接件采用矩形钢,左门柱下方的门柱焊接件以及右门柱下方的门柱焊接件分别固定在横梁的两端,车架的前端面与左门柱的后端面、右门柱的后端面固定,前轮座固定在门柱焊接件上,车架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水平的焊接面以及垂直的焊接面,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水平的焊接面、第二加强板的水平的焊接面分别与车架左侧下方以及右侧下方焊接固定,第一加强板的垂直的焊接面与左门柱的后端面以及第一前轮座的后端面固定,第二加强板的垂直的焊接面与右门柱的后端面以及第二前轮座的后端面固定。
作为优选,左门柱、右门柱上均固定有朝后伸出的把手,所述把手由管件弯折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减少了前置的车腿,改为前轮座直接固定在车架上,并通过货叉后方的配重块进行平衡,可以在货叉的正下方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托盘堆垛车依然可以前进一定距离,货物从高台上装卸时,货叉可降低至高台上,从而方便操作,本结构适用于在载重要求不高且有障碍物的工作环境正常工作,同时转弯半径小操作方便灵活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配重式托盘堆垛车,包括车架1、左门柱21、右门柱22、配电箱3以及货叉架4,左门柱21、右门柱22竖直固定在车架1的前端,车架1的后端上设置有用于行驶的后轮5,货叉架4的左侧和右侧通过滑轮分别竖直滑动安装在左门柱21、右门柱22上,车架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货叉架4升降的油缸7,货叉架4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的两个货叉41,车架1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前轮座81、第二前轮座82,第一前轮座81、第二前轮座82上均设置有用于行驶的前轮,第一前轮座81,第二前轮座8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5cm-20cm,第一前轮座81、第二前轮座82后方设置有配重箱9,配重箱9内设置有用于平衡托盘堆垛车的配重块,配电箱3设置在配重箱9的后方,配电箱3和配重箱9均固定在车架1上。左门柱21、右门柱22的下端固定在门柱焊接件11上,门柱焊接件11采用矩形钢,左门柱21下方的门柱焊接件11以及右门柱22下方的门柱焊接件11分别固定在横梁13的两端,车架1的前端面与左门柱21的后端面、右门柱22的后端面固定,前轮座固定在门柱焊接件11上,车架1的下方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2、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12、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水平的焊接面以及垂直的焊接面,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12的水平的焊接面、第二加强板的水平的焊接面分别与车架1左侧下方以及右侧下方焊接固定,第一加强板12的垂直的焊接面与左门柱21的后端面以及第一前轮座81的后端面固定,第二加强板的垂直的焊接面与右门柱22的后端面以及第二前轮座82的后端面固定。左门柱21、右门柱22上均固定有朝后伸出的把手6,所述把手6由管件弯折而成。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起升的电动叉车踏板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身校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