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来水管网的水质检测装置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35342.3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来水 管网 水质 检测 装置 设备 | ||
1.一种自来水管网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管网自来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第一检测模块(3),所述第一检测模块(3)包括用于提供紫外单色光的第一光源(31)、用于滤除紫外光以外的杂光的窄带干涉滤光片(32)、用于盛放待测的管网自来水的第一流通池(33)、用于接收紫外光的窄波紫外检测器(34),所述窄带干涉滤光片(32)、第一流通池(33)、窄波紫外检测器(34)自前至后依次排列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31)的光路中,所述第一流通池(33)包括第一进水口(333)、第一出水口(334)、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31)的光路中的供紫外光透过的第一入射部(331)和第一出射部(332),所述第一入射部(331)和第一出射部(3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流通池(33)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一入射部(331)和第一出射部(332)之间形成有存放待测的管网自来水的第一储水空间(335),所述第一进水口(333)和第一出水口(334)均与所述第一储水空间(335)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水口(333)与自来水管(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31)为由低压直流高频脉冲电源驱动的汞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射部(331)和第一出射部(332)之间的距离为5~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射部(331)和第一出射部(332)均为透明的且由石英玻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波紫外检测器(34)的检测范围为200~3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质检测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窄波紫外检测器(34)的检测结果发送到远程终端或远程服务器的传输模块(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质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自来水管(1)和所述第一进水口(333)之间的采样阀(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质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管网自来水浊度的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提供可见光的第二光源、用于盛放待测的管网自来水的第二流通池、用于接收可见光的可见光检测器,所述第二流通池、可见光检测器自前至后依次排列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中,所述第二流通池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中的供所述可见光透过的第二入射部和第二出射部,所述第二入射部和第二出射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流通池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二入射部和第二出射部之间形成有存放待测的管网自来水的第二储水空间,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二储水空间相连通,且所述第二进水口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为发出波长为700nm的可见光的LED。
10.一种自来水管网的水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水质检测设备包括多个设于自来水管网的不同监测点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对应监测点的有机物含量并传输至远程终端或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3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平台检验机
- 下一篇:一种测试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