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陶瓷烧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5229.5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培福;曹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新化县鑫星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5/00 | 分类号: | F2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6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陶瓷 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陶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陶瓷烧制盒。
背景技术
在电子工业中能够利用电、磁性质的陶瓷,称为电子陶瓷。电子陶瓷是通过对表面、晶界和尺寸结构的控制而最终获得具有新功能的陶瓷。在能源、家用电器、汽车等方面可以广泛应用。
目前,在精细电子陶瓷坯体制作好以后,需要在高温焙烧炉内烧制,然而对于圆饼形或者类似圆饼形结构的陶瓷坯体,在烧制过程中需要盛装的盒子。现有的电子陶瓷焙烧用盛装盒是一个简单的方形盒子,使用耐火材料制作而成,如图1所示。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盛装盒没有顶挡结构,圆饼形的陶瓷坯体放置在内时容易滚动或者滑动,且陶瓷胚体焙烧时变形率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烧制盒。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烧制盒,包括:盛装盒本体,所述盛装盒本体具有四周侧壁和盛装内槽,所述盛装内槽底部沿纵向或者横向开设有至少二条凹槽,所述凹槽凹进所述盛装内槽底面的深度度为所述盛装内槽槽深的1/4—1/3;所述四周侧壁的上沿设置有多个凹口,所述凹口的深度为所述四周侧壁高度的1/3—1/2。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横断面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横断面形状为倒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5°—6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盛装内槽底部沿纵向或者横向开设至少二条凹槽,当陶瓷坯体特别是圆饼形的陶瓷坯体整齐地立放在凹槽内时,陶瓷坯体的两边有更多部分抵靠住凹槽的内侧,使得陶瓷坯体不发生滚动;另一方面,由于陶瓷坯体的两侧都有抵靠物,使得在焙烧过程中形变率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的烧制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烧制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烧制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烧制盒,请参考图2,该电子陶瓷烧制盒包括:盛装盒本体1,盛装盒本体1具有四周侧壁11和盛装内槽12,盛装内槽12底部沿纵向或者横向开设有至少二条凹槽121,凹槽121凹进盛装内槽12底面的深度度为盛装内槽12槽深的1/4—1/3。四周侧壁11的上沿设置有多个凹口111,凹口111的深度为四周侧壁11高度的1/3—1/2。
优选地,凹槽121的横断面形状为圆弧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陶瓷烧制盒,请参考图3,该电子陶瓷烧制盒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所描述的盛装盒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凹槽121的结构不同。具体是,凹槽121的横断面形状为倒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5°—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新化县鑫星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省新化县鑫星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2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