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修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980.3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丁代淑;曹晔;张世金;柏晓东;王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修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合金复合管与金属管道相比,塑料合金复合管耐腐蚀、强度大、重量轻、韧性好以及较为优良的流体力学性能以及方便使用的螺纹连接方式,具有很多方面的优点。因此,塑料合金复合管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在注水、输油、注聚合物以及输送各种腐蚀性液体等领域均有应用。
油田单井输油普遍采用塑料合金复合管、并使用铸铁接头丝扣连接且埋地铺设。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管接头处塑料合金管破裂或者管道中部出现裂缝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式为直接更换单根的塑料合金复合管,但是接更换单根塑料合金复合管会存在不少问题。在更换单根管路的过程中,需要开挖整根或几根管材上方的土方,挖掘机械及人工劳务费用较高。除此之外,管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收缩变形的情况,更换的新管常会出现与原先的旧管对扣、连接不上的情况。还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出现在管路上的破损点都比较小,如果因此就更换了整根管材,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上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修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田管路出现问题后更换管路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修补装置,包括:连接套;两个压紧套,两个压紧套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待连接的管端连接,两个压紧套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套连接。
进一步地,管路修补装置还包括连接短节,连接套为两个,两个压紧套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的第一端连接,连接短节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套内设置有环形凸起,压紧套的第二端塞入连接套内并与环形凸起抵接密封,连接短节的两端分别塞入两个连接套的第二端并与环形凸起抵接密封。
进一步地,连接短节与连接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压紧套的第二端与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
进一步地,连接短节的两端与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
进一步地,连接套内设置有环形凸起,压紧套的第二端塞入连接套内并与环形凸起抵接密封。
进一步地,压紧套的第二端与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
进一步地,压紧套与连接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压紧套的第一端的外延处设置有与六角螺栓扳手相适配的型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先将破损管段切除,再将两个压紧套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管端连接,两个压紧套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套连接。这样,通过管路修补装置修补管路避免了整根管路的更换,进而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从另一方面来说,也避免了开挖整根或几根管材上方的土方,减少了施工时间。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路修补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管路修补装置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连接套;20、压紧套;30、连接短节;40、第一密封环;50、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