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氧压力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744.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1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飞;徐俊;张巍;王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14 | 分类号: | A62B7/14;A62B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朱宏伟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氧 压力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员的供氧装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供氧压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战斗机驾驶员使用的氧气面罩和代偿背心分别供氧,各自有独立的供氧管路。氧气面罩和代偿背心的供氧管路分别独立控制,根据环境压力来调节氧气面罩的供氧压力以及代偿背心的充气压力。现有技术中设置两套供氧管路导致供氧系统复杂化,增加了飞行员负担,并且易损坏,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供氧压力调节装置来同时为氧气面罩和代偿背心供氧,满足飞行防护需求,并且简化了供氧管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供氧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膜片、活门座、活门板、调节螺母、三通管和第一弹簧,所述三通管的三个口分别连接供氧调节器、氧气面罩和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连接代偿背心,所述活门座的上端通过膜片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活门板设置在所述活门座的下端出口处,所述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活门板插入调节螺母并与调节螺母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活门板与所述调节螺母之间,所述壳体上设有泄压口;
系统处于非加压供氧状态时,所述活门板堵住活门座的下端出口,供氧调节器仅向氧气面罩供氧;
系统处于加压供氧状态时,所述活门板向下移动,第一弹簧被压缩,活门座的下端出口打开,泄压口处于封闭状态,供氧调节器同时向氧气面罩和代偿背心供氧;
加压供氧过程结束后,代偿背心内压力高于供氧管路内压力,活门板向上移动至堵住活门座的下出口,活门座向上移动,泄压口打开,代偿背心内的氧气由泄压口泄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门座的上端还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壳体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上设有内螺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供氧压力调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供氧调节器向氧气面罩输入压力超过0.5kPa时,向代偿背心充入氧气;氧气面罩输入压力维持在一个压力时,向代偿背心输入等压氧气;氧气面罩输入压力下降时,代偿背心泄压,并且维持与面罩压一致。本实用新型供氧压力调节装置在满足高机动性能及高空代偿的防护的基础上,能够较大程度简化飞机供氧管路,减轻飞行员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供氧压力调节装置处于非加压供氧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是供氧压力调节装置处于非加压供氧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供氧压力调节装置处于非加压供氧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供氧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膜片2、活门座3、活门板4、调节螺母5、三通管6、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8。
三通管6与壳体1螺纹连接,三通管6用于连接氧气面罩和供氧调节器,壳体1下端与代偿背心上的安装座螺纹连接。活门座3的上端通过膜片2与壳体1连接,活门座3的上端还通过第二弹簧8与壳体1连接。活门板4设置在活门座3的下端出口处,调节螺母5固定在壳体1内部。活门板4插入调节螺母5并与调节螺母5间隙配合,活门板4的下端可在调节螺母5内移动。第一弹簧7设置在活门板4与调节螺母5之间,调节螺母5与壳体1螺纹连接,调节螺母5上设有外螺纹,壳体1上设有内螺纹。通过旋转调节螺母5,可以调节第一弹簧7的弹力。壳体1上设有泄压口,分别位于左右两侧。
如图1所示,系统处于非加压供氧状态时,活门板4堵住活门座3的下端出口,供氧调节器仅向氧气面罩供氧。如图2所示,系统处于加压供氧状态时,活门板4向下移动,第一弹簧7被压缩,活门座3的下端出口打开,泄压口处于封闭状态,供氧调节器同时向氧气面罩和代偿背心供氧。如图3所示,加压供氧过程结束后,代偿背心内压力高于供氧管路内压力,活门板4向上移动至堵住活门座3的下出口,活门座3向上移动,泄压口打开,第二弹簧8被压缩,代偿背心内的氧气由泄压口泄出。
本实用新型供氧压力调节装置能实现同时为面罩和代偿背心供氧,在满足高机动性能及高空代偿的防护的基础上,能够较大程度简化飞机供氧管路,减轻飞行员负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井救援装置
- 下一篇:高空救援速降绞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