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Heimlich手法实验教学用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34051.2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heimlich 手法 实验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Heimlich手法实验教学用模型。
背景技术
食物、异物卡喉患者在临床急诊中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儿童。由于这种危象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患者家属最好是在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最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采用海姆利克急救法。
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步骤:抢救者站于患者身后,两臂绕至患者腰前抱紧。一手握拳,以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略高于脐上,在肋缘之下。另一手与握拳之手紧握,并以突然的快速向上冲力,向患者腹部加压。必要时可反复数次,直至异物从喉喷出。该急救法的原理是:窒息时,患者的肺内仍有残留气体,给膈以下软组织以突然向上的压力,使胸腔压力骤然升高,从而压迫双肺,驱使肺内残存的气流进入气管,便可排出卡在气管口的食物或其他异物。
海姆利克急救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到我国,但这种简捷有效的手法并未得到普及,所以加强宣传、普及海姆利克急救法是非常重要的。医务人员应首先熟练掌握并积极宣传推广这一技术外。目前许多医学院校都开展了这项教学,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用具,教学次效果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Heimlich手法实验教学用模型,该教学演示模型具有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教学模型包括人体颈部及其下方的全部驱体,其顶部为颈部矢状横断面。该教学模型的外部皮肤由橡胶材料成,其内设有胸腔,其余体内空间全部由海绵材料填充。胸腔内上部装有与人体肺器官外形相似的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上部与一段由胶管制成的模拟气管连接,模拟气管的上口固定在颈部矢状横断面上。模拟气管的上口与一个乳胶套的套口连接。胸腔内下部为一个椭圆球形的腔压室,腔压室主体由塑料材料制成,在与弹性气囊接触区和与上腹面相对区的腔压室室壁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气囊和腔压室在模型表面设有充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实验前,通过充气阀调节弹性气囊中的压力,使弹性气囊中的压力刚好能把乳胶套吸入模拟气管中,将模拟异物放在内凹的乳胶套内。将当实习者用手拳对膈以下软组织发出突然向上的冲力时,腔压室的弹性材料区发生弹性变形,向上顶压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中的气体从模拟气管向上流出,将乳胶套顶起并向上凸出,将异物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教学演示模型不仅能够直观地显示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原理,而且学员还可以用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
1、矢状横断面 2、胸腔 3弹性气囊 4、模拟气管 5乳胶套
6、腔压室 7、上腹面 8、充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例
如图1、图2所示,该海姆利克急救法教学模型包括人体颈部及其下方的全部驱体,其顶部为颈部矢状横断面1。该教学模型的外部皮肤由橡胶材料成,其内设有胸腔2,其余体内空间全部由海绵材料填充。胸腔2内上部装有与人体肺器官外形相似的弹性气囊3,弹性气囊3的上部与一段由胶管制成的模拟气管4连接,模拟气管4的上口固定在颈部矢状横断面1上。模拟气管4的上口与一个乳胶套5的套口连接。胸腔2内下部为一个椭圆球形的腔压室6,腔压室6主体由塑料材料制成,在与弹性气囊3接触区和与上腹面7相对区的腔压室室壁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气囊3和腔压室6在模型表面设有充气阀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医学院,未经齐齐哈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反射活动教学的演示教具
- 下一篇:教学用PLC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