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肠内营养液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3982.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5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麦换;肖西平;宋伟娜;赵赏;陈立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杨金才 |
地址: | 1008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营养液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肠内营养液加热器。
背景技术
肠内营养液加热器是病人用导管输送营养液过程中,对导管中的营养液进行加温的医疗器械。由于肠内营养液直接输入患者肠腔内时,导管营养液在冬季时比较低,输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不适、腹泻等症状。目前,在市面上广泛应用的肠内营养液加热器是夹式的加热器,并设置有外接电源。一般需要有固定电源插座才能使用,使用的方式则是夹在营养管上。
患者在输注过程中,电源不能随便移动。而且由于加热器夹住肠内营养管,随着管道晃动,容易烫伤患者,产生医患纠纷。虽然有一些加热器连接在患者身上,解决了部分晃动烫伤的问题,但是由于是刚性连接,不利于与吊瓶不同位置时的输注操作。另外,患者比较多的情况下缺乏统一的系统管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既有一定柔性、有可以固定在人体上避免烫伤、还便于统一化管理的新型便携式肠内营养加热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肠内营养管加热器,来解决加热器固定不稳容易烫伤、无法统一化管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肠内营养管加热器,包括:袖带(1)、加热装置(2),所述袖带(1)侧面中部固定有矩形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中心位置固定垂直连接转轴(12),所述转轴(12)外壁上同心设有环形凹槽(13);
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前加热板(21)、后加热板(22),所述后加热板(22)为长方体,转动板(221)为长方形,所述转动板(221)长方形左右垂直固定有连接耳(2211),所述连接耳(2211)之间固定连接旋转轴(2212)与所述后加热板(22)横向中部的连接孔(222)轴接,所述转动板(221)长方形中心设置有中心孔(2213),所述中心孔(2213)与所述转轴(12)轴接并用卡圈(2214)定位,所述后加热板(22)前端平行竖直设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后板管道槽(2215);
所述前加热板(21)为长方体,所述前加热板(21)前端面设置有电子屏(211)、顶部中部位置设置有电源(212)、信号发生器(213)、所述前加热板(21)后端面平行竖直设置截面为半圆形的前板管道槽(2215),所述管道槽(2115)内部均布有加热体(2216),所述前、后加热板(21、22)一边轴接,沿该轴扣合后所述前、后板管道槽(2215)形成完整的圆柱形空腔,所述前板管道槽(2116)内侧上部套接有温度传感器(2117)。
所述袖带(1)为带状,外层为粘面(101),内侧为毛面(102)。
所述后加热板(22)轴接侧的对面上设置有卡扣凹槽(103),所述前加热板(21)所述卡扣凹槽对应处设置有卡抓(10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采用袖带固定,稳定可靠,多轴联动设计,满足多个自由度转动,可以方便连接吊瓶。
2.电子屏精确控制温度、时间。信号发生器发射信号到总机,统一管理。
3.内置电源,方便移动,不再依赖外插电源。
4.温度传感器,产生温度阶跃变化提示输注完毕,自动呼叫护士做后续处理,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节省时间,便于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状态示意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状态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加热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实用新型本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根据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肠内营养加热器,包括:袖带1、加热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1侧面中部固定有矩形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中心位置固定垂直连接转轴12,所述转轴12外壁上同心设有环形凹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3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银泡腾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蜜丸扣壳机的塑壳振荡整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