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塔式双循环喷淋复合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3196.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俞婷;许梧君;吴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0;B01D53/76;B01D53/50;B01D53/56;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 双循环 喷淋 复合 吸收 装置 | ||
1.单塔式双循环脱硫脱硝复合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吸收塔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为脱硫段、臭氧氧化段和脱硝段;
所述脱硫段包括贯穿吸收塔侧壁的烟气进口、设置在吸收塔底部的脱硫浆液循环池、设置在脱硫浆液循环池上方的脱硫喷淋吸收层、将脱硫浆液循环池和脱硫喷淋吸收层相互连接的脱硫浆液循环系统;
所述脱硫喷淋吸收层上方设置臭氧氧化段;
所述脱硝段包括吸收塔顶端的烟气出口、设置在臭氧氧化段上方的脱硝浆液循环池、设置在脱硝浆液循环池上方的脱硝喷淋吸收层、设置在脱硝喷淋吸收层和烟气出口之间的除雾装置、将脱硝浆液循环池和脱硝喷淋吸收层相互连接的脱硝浆液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塔式双循环脱硫脱硝复合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氧化段包括相互连通的臭氧发生器和氧化段;
所述臭氧氧化段与脱硝浆液循环池之间设置有升气装置;
所述升气装置包括至少二个设置在氧化段上部的升气管;
所述升气管进口贯穿吸收塔的侧壁后连通臭氧氧化段上方,升气管出口贯穿吸收塔的侧壁后连通脱硝浆液循环池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塔式双循环脱硫脱硝复合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氧化段所在空间内以及升气管进口上分别设置有与臭氧发生器相互连通的臭氧喷嘴组Ⅰ和臭氧喷嘴组Ⅱ;
所述臭氧喷嘴组Ⅰ内的臭氧喷嘴Ⅰ以0.1米的间距均匀的分布在氧化段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臭氧喷嘴组Ⅰ的布置数量至少为一层;
所述任意一个升气管进口均分布有3~5个臭氧喷嘴组Ⅱ内的臭氧喷嘴Ⅱ;所述臭氧喷嘴组Ⅱ内的臭氧喷嘴均沿气流水平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塔式双循环脱硫脱硝复合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脱硫喷淋层的数量为2~3层;
所述脱硫浆液循环系统包括脱硫循环泵和脱硫浆液箱;
所述脱硫浆液循环池设有将浆液打入脱硫喷淋吸收层的脱硫循环泵;
所述脱硫浆液箱分别与脱硫浆液循环池或脱硫喷淋吸收层相连通;
所述脱硝喷淋吸收层的数量为1~2层;
所述脱硝浆液循环系统包括脱硝循环泵;
所述脱硝浆液循环池和脱硫浆液循环池均设有将浆液打入脱硝喷淋层的脱硝循环泵;
所述脱硝浆液循环池的脱硝循环泵与脱硝喷淋吸收层上层相连通;
所述脱硫浆液循环池的脱硝循环泵与脱硝喷淋吸收层下层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31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生活垃圾分选生产中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车用空气干燥器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