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衬砌模板及隧道衬砌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505.2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贺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均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衬砌 模板 隧道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设备领域,涉及混凝土的衬砌装备,尤其涉及混凝土衬砌模板,以及使用上述模板的隧道衬砌台车。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工程中二次衬砌往往使用隧道衬砌台车(本申请文件中简称台车)进行施工,如图1、2所示,现有公知的混凝土衬砌台车均具有模板1,模板1通过台车上的千斤顶控制(为了简化附图,图中没有绘制出台车的其他部分),模板1的顶部为浇筑面2,在模板1的一端具有一搭接部3。施工时,模板1的搭接部3与上一板混凝土4(即已浇筑混凝土)上需要进行后续浇筑的一端搭接一部分(即混凝土搭接部5),并通台车上的千斤顶顶压模板1,使得搭接部3上表面与混凝土搭接部5的下表面贴合,下一板混凝土浇筑在模板1的浇筑面2上,使得两板混凝土凝固连接为一整体。
但是,采用上述结构的隧道衬砌台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外观质量难以控制,尤其是每板衬砌混凝土接缝处有漏浆、蜂窝麻面、混凝土开裂等不良现象,验收中发现80%以上存在以上问题。如图2所示,导致上述不良现像的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由于现有的隧道衬砌台车的模板1由于受已浇筑混凝土表面圆顺及断面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台车的模板1为了和已浇筑混凝土(特别是混凝土搭接部5)表面密贴,台车的模板1顶压混凝土搭接部5的混凝土面,容易造成混凝土搭接部5的混凝土破裂,如图2中上方虚线所示的模板1过压已浇筑混凝土(上一板混凝土4),而导致混凝土搭接部5的混凝土破裂;如果顶压不到位(如图2中下方虚线所示的模板1),又会导致模板与上一板混凝土4面间形成间隙,导致施工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浆液从中漏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一般的处理方式为:
(1)在台车就位前,将已经浇筑的上一板混凝土搭接部和台车模板搭接部表面(即搭接面)彻底清理干净,使台车与混凝土表面尽量紧贴(但是事实上由于施工误差等因素的存在,无法做到完全紧贴)。
(2)模板与混凝土面的间隙使用木楔(条)打入挤密,起到防止漏浆(由于在模板1与上一板混凝土4上面的间隙使用木楔(条)打入挤紧,但是施工中仍旧可能存在空隙,施工振捣过程中还是有浆液从中漏出,人工堵漏浪费工时和材料)。
(3)检查台车前后断面尺寸制造误差,及时消除(由于误差的绝对存在,无法有效消除其影响)。
(4)准确控制中线,使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在同一直线(但是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绝对共线,影响施工质量)。
但是上述手段仍然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有效的装备或方法来克服上述缺陷,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很好地控制模板与上一板混凝土搭接,并确保施工质量的混凝土衬砌模板,以及使用该模板的隧道衬砌台车。
其中,混凝土衬砌模板表面为浇筑面,在所述模板的端部有一用于与上一板混凝土搭接的搭接部,在所述搭接部朝向浇筑面的方向具有一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固定连接在搭接部,所述凹槽与弹性部件构成弹性搭接部。
优选地,所述凹槽贯穿整个搭接部。
优选地,所述凹槽一侧与模板边沿齐平,使得所述模板在所述凹槽处形成台阶形。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至少一个边高出所述浇筑面。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搭接部远端的边沿高于位于搭接部近端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的截面为一梯形,底边长的一边位于搭接部远端,底边短的边位于搭接部近端,所述短边长度与凹槽深度大小相等。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由聚氯酯弹性材料上粘接一层聚四氟乙烯板复合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位于上表面;所述弹性部件用铆钉锚固在凹槽中,填充整个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面比模板浇筑面低2cm,凹槽宽度为10cm,聚氯酯弹性材料上粘接的聚四氟乙烯板厚3mm。
以及一种隧道衬砌台车,包括一模板,所述模板为上述的混凝土衬砌模板。
优选地,所述模板为弧形,所述弹性搭接部沿所述模板的弧形边沿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治隧道二衬搭接处混凝土压溃、漏浆现象,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效率高、操作方便、节省大量人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方案,下面将其涉及的附图予以简单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现有隧道衬砌台车的施工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均,未经贺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支架拉移结构
- 下一篇:一种隧洞塌方空腔回填辅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