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升降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362.5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上聚;黄直鑫;张成;王尉;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伯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06 | 分类号: | H01H2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升降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玻璃升降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玻璃升降开关如图1所示,其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上铰接有按钮,上盖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顶杆,顶杆上设有动触点,底座上设有分别与左边顶杆以及右边顶杆配合的静触点,通过操纵按钮驱动顶杆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导通或断开实现玻璃的升降。由于该顶杆安装在由上盖和底座连接所形成的安装腔中,顶杆一端抵接着上盖,顶杆另一端位于底座中,当汽车窗户未关闭,或有雨水进入或洗车时有水进入车窗内,水很容易进入玻璃升降开关中,水会通过上盖和底座之间的开放的抵接面缝隙沿着顶杆进入安装腔中对内部组件造成腐蚀,造成玻璃升降开关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升降开关,该玻璃升降开关具有防水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水会通过上盖和底座连接的工艺缝隙沿着顶杆进入安装腔中对内部组件造成腐蚀,造成玻璃升降开关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升降开关,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铰接有按钮,上盖和底座之间设有顶杆,顶杆上设有动触点,底座上设有静触点,底座上设有可供顶杆轴向移动的轴向管,所述上盖具有与顶杆端部抵接的接触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侧壁设有朝下且朝外延伸的延伸壁,所述上盖朝向按钮的端面开设有与延伸壁密封配合的卡槽,所述轴向管及顶杆均位于由延伸壁与底座密封配合形成的密封腔中,且轴向管高于所述卡槽,所述轴向管内孔与顶杆外周密封配合。
上述结构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按钮与底座之间为开放式连接结构,故容易进水,本结构将按钮边缘通过延伸壁与底座形成密封连接,将进入的水隔离在按钮与底座的安装腔之外,此外,轴向管高于该开槽的位置,进一步起到隔离水的作用,轴向管与顶杆之间的密封机构则足以将水分隔离之外,避免其对内部组件的腐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壁包括朝外延伸的第一延伸壁、以及朝下延伸的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二延伸壁上设有导流槽。
上述结构中,按钮通过延伸壁与底座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减少水由上盖与底座之间的抵接端进入,且该第二延伸壁上的导流槽可以连接导管将大部分的水引导出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延伸壁呈弧形面结构设置,所述弧形面的一端与按钮侧壁衔接,弧形面的另一端通过圆角与第二延伸壁过渡,该弧形面结构的第一延伸壁形成引导通道。
上述结构中,该弧形面结构的第一延伸壁具有光滑的端面对喷到按钮上的水有引导作用使其沿着该端面进入导流槽而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延伸壁由其两边朝其中心内凹设置,所述第一延伸壁的边缘形成限位边。
上述结构中,该内凹的弧形面结构可以引导进入窗内的水沿该第一延伸壁的中间路径进入导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杆与轴向管之间通过O型圈密封连接,顶杆伸出轴向管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壁罩设于轴向管开口端外壁。
上述结构中,顶杆与轴向管之间通过O形圈和橡胶套形成双重密封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附图2的A向剖视图;
上盖1、接触面11、底座2、卡槽21、密封腔22、轴向管21、按钮3、延伸壁31、第一延伸壁311、第二延伸壁312、导流槽313、顶杆4、橡胶套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伯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伯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灯光或雨刮组合开关的新型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行程开关芯子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