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110.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9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抓取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壳装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入壳机没有配套的电池壳抓取机构,需要人为将电池壳装入入壳机电池壳箱,根据入壳机生产情况,一次装填需要8分钟,10分钟装填一次,造成人力浪费,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故实用新型一种可改善上述生产状况,提高生产效率的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包含无磁板和辅助板;所述无磁板一面对称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两根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端穿过设置于辅助板上的导向轨穿口并伸出辅助板外;所述辅助板一面紧贴无磁板且其表面镶嵌有密集磁铁,另一面设置有压缩提手,所述压缩提手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导向轨伸出辅助板的一端;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辅助板。
进一步,所述导向轨与无磁板的连接方式为镶嵌或固定连接,且导向轨与无磁板垂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可将目前每10分钟一次的电池壳装填工序中的抓取时间从8分钟降至20秒,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大大提高机器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无磁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辅助板紧贴无磁板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3时本实用新型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辅助板背离无磁板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辅助板背离无磁板一面侧视图
图中:
1、无磁板 2、辅助板 3、导向轨
4、把手 5、导向轨穿口 6、密集磁铁
7、压缩提手 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4所述,入壳机电池壳抓取机构,包含无磁板1和辅助板2;所述无磁板1一面对称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两根导向轨3,所述导向轨3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另一端穿过设置于辅助板2上的导向轨穿口5并伸出辅助板2外;所述辅助板2一面紧贴无磁板1且其表面镶嵌有密集磁铁6,另一面设置有压缩提手7,所述压缩提手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套在所述导向轨3伸出辅助板2的一端;所述弹簧8另一端固定连接辅助板2。
所述导向轨3与无磁板1的连接方式为镶嵌或固定连接,且导向轨3与无磁板1垂直。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抓取电池壳时,将本抓取机构置于目标电池壳,按压压缩提手7,进而压缩弹簧8使辅助板2靠近无磁板1,通过磁力吸取电池壳;当需要将已抓取的电池壳放入电池壳箱内时,提升压缩提手7,进而拉伸弹簧8,带动辅助板2远离无磁板1,磁力减弱,电池壳自动掉落。
经现场生产试验,生产中手动装填需8分钟左右装填180个电池壳,应用本实用新型机构装填一次仅需20秒。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组合型圆柱锂电池
- 下一篇:铅板淋酸及酸液循环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