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的阵列式状态检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31058.9 | 申请日: | 2014-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7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钱璐帅;富雅琼;王凯;李正坤;陈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扫描 开关 内部 继电器 阵列 状态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检测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的阵列式状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扫描开关在计量测试行业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对标准热电偶和标准铂电阻、工作用热电偶和热电阻、直流小信号的测量转换。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以达到切换测试通道的目的。继电器动作依赖驱动器驱动,但是在多路扫描开关中由于需要驱动的继电器数量较多,在驱动指定继电器动作时可能会引起其它继电器的误动作,所以必须依靠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来确保继电器动作的准确性。如图1所示,当前多路扫描开关常用的磁保持式继电器状态检测方式为:两个继电器为一组,同组的两个继电器的检测通道相互并联。当继电器组两个继电器均闭合时,发光二极管D1正常发光。当继电器组中任一继电器断开时,发光二极管D1被短路,发光二极管D1不能正常发光。以双通道16路四线扫描开关为例,内部包含128个磁保持式继电器。如以图1所示方式进行检测则一共需要64个发光二极管及其附属的限流电阻等器件,导致布线复杂,电路工作效率较低。当电源接通时,不管继电器状态如何都有电流流过限流电阻,所以工作电流较大,功耗偏高。此外,由于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与控制器等共用同一电源容易造成信号干扰,不利于系统稳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电路功耗较大,连线复杂,信号易被干扰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的阵列式状态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继电器通道单元阵列而成M行×N列的被检阵列、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和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位于同一行的所有继电器通道单元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串联连接后作为行检测端,各个行检测端分别各自连接到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的M路输出端上,控制器输出端的逐行扫描信号输入到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中;位于同一列的所有继电器通道单元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串联连接作为列检测端,各个列检测端分别各自连接到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的N路输入端上,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输出端输出的反馈信号连接到控制器输入端。
所述的继电器通道单元是由至少一个继电器组成的。
所述的继电器通道单元由一个继电器组成:继电器的一个动触点引出端作为检测信号输入端,位于该动触点引出端同一侧的静触点引出端作为检测信号输出端;或者是,继电器的一个动触点引出端作为检测信号输出端,位于该动触点引出端同一侧的静触点引出端作为检测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继电器通道单元由包含有至少两个的多个继电器组成,多个继电器的待检测通道依次串联,位于其中一端的一个继电器的静触点引出端作为检测信号输入端,位于另一端的一个继电器的静触点引出端作为检测信号输出端,继电器的绕组高端、绕组低端作为继电器动作控制端。
所述的继电器是常开型、常闭型或者转换型的普通电磁继电器或磁保持式继电器。
所述的串入并出寄存器与并入串出寄存器为CMOS型或TTL型。
所述的控制器与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采用不同电源进行供电,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和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采用相同电源进行供电。
所述的串入并出寄存器与控制器之间、并入串出寄存器与控制器之间各串接有一个隔离光耦。
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于检测多个数量的磁保持式继电器只需要一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和一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大大减少成本与布线难度。
本实用新型在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工作时,工作电流小,功耗低。在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不工作时,可将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电源关闭,实现较低功耗与零干扰。
本实用新型通过光耦实现控制器与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间的电气隔离,增加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现有扫描开关磁保持式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通道单元由普通电磁继电器构成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通道单元由磁保持式继电器构成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通道单元阵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1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