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式蹦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0509.7 | 申请日: | 2014-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凌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昕 |
主分类号: | A63B5/08 | 分类号: | A63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蹦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别涉及一项体育娱乐设备升降式蹦极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蹦极是一项户外运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又具有一定风险的休闲活动。蹦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三十米以上的足够高度,二是在这一高度十五米距离内无任何相邻的物体,由于很难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所以大多数的蹦极都选择在有足够高的桥梁上进行,这就是蹦极只能在户外运动的原因。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蹦极架通过机电装置,让游客乘坐在起跳舱,把蹦极架上升到三十米以上高空,并平行延伸离主杆十五米以上距离,让游客在公园内享受这一运动带来的快感,把这一项运动从户外转移到公园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蹦极架,要求能从地面上升三十米以上高度,且在上升到这一高度后平行向前延伸十五米以上距离,为实现这个目标,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实用新型由电机组,升降筒组,止转芯组,支承架组,双头齿轮组和起跳舱组成,其中:支承架1底部浇筑在水泥中,止转芯1固定在支承架1上面,支承架2固定在止转芯1上面,升降筒1套在止转芯1外径上,顶筒焊接支承架2外侧,底筒齿轮啮合双头齿轮1上端,双头齿轮1下端与电机转子齿轮1啮合,电机1安装在支承架机1架下;止转芯2固定在支承架2上面,另一端固定起跳舱,升降筒2套在止转芯2外径,前筒焊接起跳舱外侧,后筒啮合双头齿轮2上端,双头齿轮2下端啮合电机2转子齿轮,电机2安置在支承架2一侧。
所述支承架1止转芯1升降筒1构成直立的蹦极架。
所述支承架2止转芯2升降筒2与起跳舱构成平行延伸的蹦极架。
所述电机组为大功率交流双转电动机。
所述升降筒组分为升降筒1和升降筒2,都由若干直筒组合,直筒外径下筒大上筒小,或者后筒大前筒小,一筒套一筒,每只筒长度相同,都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外螺纹全筒车铣,内螺纹升降筒1由上至下加工成全筒三分之二长度,升降筒2由后至前加工成二分之一长度,升降筒1的底筒与升降筒2的后筒只有内螺纹没有外螺纹,升降筒1的顶筒与升降筒2的前筒都只有外螺纹没有内螺纹,升降筒1的底筒与升降筒2的后筒一小部份铣成直齿轮,升降筒1的底筒与升降筒2的后筒底沿端口折弯后加工成裙边,并在裙边处镶嵌滚珠,底筒,后筒长度稍长于其他筒,顶筒,前筒直径稍大于止转芯底芯1和止转芯2底芯2的直径,升降筒1的筒径大于升降筒2的筒径。
所述止转芯组分为止转芯1和止转芯2,外形可以为方形,棱形,或者椭圆形,都由若干段组成,外径下芯大上芯小,或者后芯大前芯小,一芯套一芯,每芯长度与升降筒相同,每只止转芯边形六边或多边,顶端圆边处刨削二至多个凹孔,止转芯1从上至下三分一处固定二至多个单向卡簧,止转芯2二分之一处同样高度固定二至多个卡簧,卡簧内装有微弹簧,止转芯1的外径大于止转芯2的外径。
所述双头齿轮组分为双头齿轮1和双头齿轮2,其形状是两头齿轮,中间固定轴,下端齿轮接受旋转力量后,上端齿轮作同方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昕,未经凌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0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