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电碳生产用双重高效混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8898.X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航宇电碳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0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7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生产 双重 高效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碳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电碳生产用双重高效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石墨电碳是以碳和石墨为基体的一种特殊功能的电工材料。用于制造电工设备的固定电接触或转动电接触的零部件等电碳制品,例如,用于电机的电刷,电力开关和继电器的石墨触头等,石墨电碳属于高端电工材料,已经在电子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取代了传统的电工材料的使用。
石墨电碳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是沥青,沥青在生产成石墨电碳之前需要进行精细化的预处理,石墨电碳属于高端产品,其生产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其优越的导电性能,而石墨电碳由于其内部微观的晶体结构,导致生产的石墨电碳产品存在围观缝隙,影响石墨电碳的导电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石墨电碳的原料沥青在预处理完成后,其粉末状的沥青原料需要与沥青油进行均匀混合,以减小石墨电碳内部的晶体晶格,提高石墨电碳的生产质量,而沥青粉末状原料与沥青油的混合均匀度直接影响石墨电碳生产的质量,影响石墨电碳微观的孔隙大小及数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混料效率高,混合均匀,下料均匀,设备故障率低,出料方便,进料方便以及便于开启的石墨电碳生产用双重高效混料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石墨电碳生产用双重高效混料设备,包括支架以及混料机,在所述混料机内部侧壁上设置若干油管,所述油管上向内固定设置倾斜挡板,所述混料机内部上端固定一类三角形的均匀下料板;所述支架中部向下设置下料仓,在所述下料仓上端两边均设置所述混料机,所述混料机内部上半部分设有一组第一螺旋绞龙,下半部分设有一组第二螺旋绞龙,所述第一螺旋绞龙与所述第二螺旋绞龙之间横向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上开有若干圆形开口,每个所述圆形开口下端设有下料槽,每个所述混料机侧方均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侧方传动连接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侧方传动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螺旋绞龙端部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下端传动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旋绞龙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均匀下料板两侧边固定在所述混料机内壁上,所述均匀下料板两端部留有空隙,在所述均匀下料板上设有下料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混料机侧面还设有自动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混料机侧面上的“U”型固定板,与“U”型固定板竖向连接的活动板,横向设于活动板上端的活动轴一以及设于活动轴一下端的气缸,所述“U”型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通过活动轴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混料机顶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轮箱、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一螺旋绞龙之间贯通连接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旋绞龙之间连接第二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下料槽为半圆形结构,在每个所述下料槽上开有若干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油管上开有若干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螺旋绞龙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另一端连接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航宇电碳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航宇电碳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8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状聚羧酸自动复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