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8739.X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1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陆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卓诚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适用于工件的固定。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工劳作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因此,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原因是这些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的完成各类工件的固定、加工、转移等动作,其中工件的固定环节尤其重要,如果工件固定不牢靠,其在加工过程中承受切削力时必然会产生晃动,这样极易造成加工误差,因此,这些自动化设备上需要有能够牢靠固定工件的夹具。
另外,在牢靠固定的基础上,工件的轴线,尤其是圆柱形工件的轴线必须与水平面垂直或者平行,这样才能够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加工,然而,现有的工件固定治具,在完成工件固定后却不能够检测工件的轴线是否与水平面垂直或者平行,这样极易造成较大的加工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加工精度的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夹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所述工件槽中间隔的设置有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
所述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
所述孔中分别叠置有两个弹性元件,位于上方的弹性原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且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弹性元件能够延伸至所述孔的外部,在两个弹性元件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活到的滑块;
在所述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之间设置有一个半圆环形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绳连接一个滑块;
所述导电块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导光柱,所述导光柱的顶端间隔的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与位于所述导光柱内部的电源和灯泡通过导线串联。
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所述第一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所述第二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所述顶杆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所述工件槽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放置工件后,当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时,工件处于标准位置,每个顶杆受力相同,顶杆被完全压于孔的内部,作用在每个滑块上的力也相同,这时每个滑块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半圆环形的导电块的两端分别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相接触,使电路处导通状态,灯泡被点亮,而当工件倾斜时,即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个非90度的夹角,这时每个顶杆受力不同,作用在每个滑块上的力也不相同,通过拉绳传递至导电块两端的力也不相同,这时导电块就会发生移位,从而不能够使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连通,即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灯泡熄灭,待操作者发现此现象后,就会调整工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加工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基座2,工件槽4,第一顶柱6,第二顶柱8,孔10,弹性元件12,顶杆14,滑块16,导电块19,导光柱20,正电极22,负电极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卓诚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卓诚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8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床端面齿花键工装
- 下一篇:法兰加工新型中心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