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浅埋暗挖衬砌防水板结构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7982.X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恒千;李春奎;柴桂明;王忠仁;王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浅埋暗挖 衬砌 防水 板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埋暗挖衬砌防水板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随着城市地铁近几年的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均在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城市交通繁华地段,均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做。现在国内暗挖车站多采用PBA及一次扣拱暗挖逆做法进行施做,由于两种工法的采用均为首先施做小导洞,在小导洞内施做部分衬砌结构,然后再施做大体积衬砌,小导洞内部的防水板需要预埋,根据现在国内施工经验,在破除导洞初期支护寻找预埋防水板时,很容易将防水板破损,造成后期车站渗漏水,如何保证在后期施做大体积衬砌时防水板不被破坏,需要寻找一合理可操作性的工艺结构进行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浅埋暗挖衬砌防水板结构组件,能够提高缓冲冲击力的能力,避免在破除导洞初期支护时对防水板的损害,加快了寻找预埋防水板施工速度,提高了防水板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埋暗挖衬砌防水板结构组件,具有设置在顶纵梁与初期支护混凝土层之间的防水板结构组件,所述防水板结构组件具有由顶纵梁至初期支护混凝土层之间顺次设置的土工布保护层、塑料防水板、土工布缓冲层、尼龙橡胶传送层、铁皮层,且所述尼龙橡胶传送层和铁皮层通过钢钉固定在初期支护混凝土层的内壁上,所述尼龙橡胶传送层的一侧向下顺延并构成呈半球形结构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两侧填充于顶纵梁与初期支护混凝土层之间,且在所述缓冲块的内部设有支撑钢球。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尼龙橡胶传送层和铁皮层的厚度分别为5mm、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方便快捷、操作方便、配套设备少,施工人员容易接受,并很快可以熟练地操作,同时兼具相当的经济性,提高了寻找预埋防水板施工速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安全质量性,防水板由尼龙橡胶传送层和铁皮层保护,避免防水板被破损,提高了防水板施工质量,保证车站的总体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纵梁,2.初期支护混凝土层,3.防水板结构组件,31.土工布保护层,32.塑料防水板,33.土工布缓冲层,34.尼龙橡胶传送层,35.铁皮层,36.钢钉,37.缓冲块,38.支撑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浅埋暗挖衬砌防水板结构组件的优选实施例,具有设置在顶纵梁1与初期支护混凝土层2之间的防水板结构组件3,所述防水板结构组件3具有由顶纵梁1至初期支护混凝土层2之间顺次设置的土工布保护层31、塑料防水板32、土工布缓冲层33、尼龙橡胶传送层34、铁皮层35,且所述尼龙橡胶传送层34和铁皮层35通过钢钉36固定在初期支护混凝土层2的内壁上,所述尼龙橡胶传送层34的一侧向下顺延并构成呈半球形结构的缓冲块37,所述缓冲块37的两侧填充于顶纵梁1与初期支护混凝土层2之间,且在所述缓冲块37的内部设有支撑钢球38。
所述尼龙橡胶传送层34和铁皮层35的厚度分别为5mm、3mm。
上述实施例的施工步骤如下:
(1)清理初期支护基面: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凹凸不平,锚杆头外露,因此对混凝土基面进行回喷,钢筋及凸出的管件等进行割除,并用砂浆抹成圆曲面,基面如有明水则用堵漏剂堵水;
(2)采用钢钉固定铁皮:基面处理完成后,测量班对需要保护的部位进行测量放样,然后采用钢钉将铁皮固定在初期支护混凝土上,钢钉间距30cm,双排设置;
(3)采用钢钉固定尼龙橡胶传送带于铁皮上:铁皮铺设完毕后,采用钢钉将尼龙橡胶传送带固定在铁皮上;
(4)小导洞防水板施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做导洞防水板,并将防水层与尼龙橡胶传送带相密贴;
(5)破除导洞初期支护:采用风镐破除小导洞初期支护,寻找预埋防水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7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