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后簧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7610.7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6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范恒强;刘德银;孙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庐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后簧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后簧固定支架作为后悬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多种形状结构,决定着悬架的连接可靠性及整车的承载性。如何同时满足后簧固定支架的轻量化和结构强度,是设计人员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在现有技术中,轻量化及高强度的两种需要难以同时满足,使其影响了整车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可靠性强的新型后簧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后簧固定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由上支架横板和上支架竖板组成L型支架,所述下支架为n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为一体铸造结构,所述上支架竖板与所述n型支架的一侧连接,所述上支架竖板的顶端与n型支架的另一侧壁之间设置加强筋,所述下支架的两侧设置安装孔,所述下支架的上端设置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减轻孔。
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上支架竖板和所述下支架为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支架与下支架为一体铸造成型,避免了上支架与下支架为分体部件连接不牢固影响使用性能,增强支架的强度,重量较轻,另外通过加强筋的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后簧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后簧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后簧固定支架,包括上支架2和下支架1,所述上支架2由上支架横板22和上支架竖板21组成L型支架,所述下支架1为n型支架,所述上支架2与所述下支架1为一体铸造结构,所述上支架竖板21与所述n型支架的一侧连接,所述上支架竖板21的顶端与n型支架的另一侧壁之间设置加强筋3,所述下支架1的两侧设置安装孔11,所述下支架1的上端设置凸台12,所述凸台12上设置减轻孔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下支架1上设置凸台12,增加下支架1的强度,通过设置安装孔12,减轻了固定支架的重量。
所述加强筋3与所述上支架竖板21和所述下支架1为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上支架与下支架为一体铸造成型,避免了上支架与下支架为分体部件连接不牢固影响使用性能,增强支架的强度,重量较轻,另外通过加强筋的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庐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庐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7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