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饲料调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7495.3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展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1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饲料调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可吸收率、杀灭饲料原料中的病菌、防止牲口食用饲料后出现消化不良或拉稀的情况,饲料在制粒前通常需要进行熟化调质处理,行业内通用的做法是先采用蒸汽将饲料进行熟化,然后将熟化后的饲料通过螺旋挤压机送入制粒机中制粒,但是目前行业内常用的调质装置处理后的饲料的熟化程度通常在60%左右,熟化程度不高,另外,这类调质装置大多体积庞大,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饲料熟化程度高、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生产效率极高的饲料调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饲料调质装置,包括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第一调质筒本体、设于所述第一调质筒本体下方且固定连接于支架的第二调质筒本体、设于所述第一调质筒本体和第二调质筒本体之间的第一连接筒及设于所述第一调质筒本体上方的进料斗,所述第一调质筒本体内设有第一熟化腔,所述第二调质筒本体内设有第二熟化腔,所述进料斗与第一熟化腔的进料端相通,所述第一连接筒连通第一熟化腔的出料端与第二熟化腔的进料端,所述第二调质筒本体的下部设有出料斗,所述第一熟化腔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熟化腔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熟化腔两端部位的半径小、中段部位的半径大,所述第一熟化腔的中段部位连接有用于往第一熟化腔内注入蒸汽的第一蒸汽添加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螺旋送料叶片,所述第一转轴的中段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块间隔设置的拌料叶片及用于推动饲料往第一熟化腔进料端方向运动的反推叶片,所述反推叶片设于拌料叶片靠近第一熟化腔出料端的一侧,所述反推叶片的半径小于拌料叶片的半径,所述第二调质筒本体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调质筒壳体,所述第二调质筒本体与第二调质筒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夹层腔,所述第二调质筒壳体连接有用于往第一夹层腔内注入蒸汽的第二蒸汽添加装置及用于往第一夹层腔内注入冷却液的冷却液添加装置,所述第二熟化腔进料端的半径大于其出料端的半径,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设有第二螺旋送料叶片及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质筒本体与第二调质筒壳体之间还设有第三调质筒本体和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三调质筒本体内设有第三熟化腔,所述第一连接筒连接第一熟化腔的出料端和第三熟化腔的进料端,所述第二连接筒连接第三熟化腔的出料端和第二熟化腔的进料端,所述第三调质筒本体的外部套设有第三调质筒壳体,所述第三调质筒本体与第三调质筒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夹层腔,所述第三调质筒壳体连接有用于往第二夹层腔内注入蒸汽的第三蒸汽添加装置,所述第三熟化腔内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周面设有第三螺旋送料叶片。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筒及第二连接筒内均设有强制供料机构,所述强制供料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转子、用于驱动所述转子运转的转子驱动部件及设于所述转子外周面的螺旋送料叶片,所述出料斗的下方设有定量给料机。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端小、中部大的第一熟化腔,在第一熟化腔的中部设置反推叶片、拌料叶片及第一蒸汽添加装置,装置运行时,饲料先从进料斗进入第一熟化腔的进料端,然后第一螺旋送料叶片将饲料送入第一熟化腔的中段,由于第一熟化腔中段的空间突然变大,压强突然降低,饲料散开在第一熟化腔的中段并与第一蒸汽添加装置注入的蒸汽充分接触、拌料叶片不断将饲料搅动、混合,在蒸汽的作用下,饲料被初步熟化,另外,由于反推叶片的存在,饲料的混合时间及与蒸汽接触的时间被延长,熟化效果较好,紧接着,经初步熟化的饲料被第一螺旋送料叶片输送至第一熟化腔的出料端,由于第一熟化腔出料端的空间突然变小,腔内压强突然增大,机械能对饲料的做功增大,饲料温度升高并被进一步熟化,同时,第二蒸汽添加装置往第一夹层腔内注入高温蒸汽,饲料从第一熟化腔的出料端进入高温的第二熟化腔中再度熟化,最终从出料斗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推叶片、直径变化的第一熟化腔和第二熟化腔、在第一夹层腔中注入高温蒸汽对饲料进行多重熟化,生产出来的饲料的熟化效果极好、饲料的熟化时间较短,生产效率极高,同时采用上述结构还缩短了现有技术中调质装置的熟化腔的长度,使得调质装置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支架 11——第一调质筒本体 12——第一熟化腔
13——第一转轴 14——第一蒸汽添加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展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展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7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