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模芯的铸造磨球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6653.3 | 申请日: | 2015-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1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吕仁杰;薛东;王福平;褚文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条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2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043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磨球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模芯的铸造磨球模具。
背景技术
在选矿业中,通常借助于磨矿介质 ( 又称为磨球 ) 和矿石本身的冲击和磨剥作用,使矿石的粒度逐渐变小,直至研磨成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组成矿石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达到最大限度的解离,以提供粒度上符合下一选矿工序要求的物料。
目前,磨球主要采用铸造成型,但是现有的铸造模具主要采用模与模芯一体式结构,在反复铸造使用过程,由于模芯损坏,导致整个模具无法实用,严重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模与模芯之间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更换的可更换模芯的铸造磨球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更换模芯的铸造磨球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凹凸部相扣合,贯穿上模和下模中心设置有浇注孔,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围绕浇注孔均匀可拆卸设置有半球模芯,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半球模芯扣合形成球体,所述浇注孔的孔壁上开有进料口,球体与浇注孔通过进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圆周上均设置有用于顶紧半球模芯的定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定位孔,下模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插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模与模芯采用可拆卸结构,在模芯损坏时,能够更换模芯,充分利用模具,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模芯的铸造磨球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和下模的扣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模,2为下模,3为浇注孔,4为半球模芯,5为进料口,6为定位螺栓,7为定位孔,8为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更换模芯的铸造磨球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接合面设置有凹槽,下模2的接合面设置有凸起,上模1和下模2通过凹凸部相扣合,上模1上还设置有定位孔7,下模2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孔7相对应的插杆8,上模1和下模2扣合时,插杆8完全插入定位孔7内,贯穿上模1和下模2中心设置有浇注孔3,上模1和下模2均围绕浇注孔3均匀可拆卸设置有半球模芯4,上模1和下模2的半球模芯4扣合形成球体,浇注孔3的孔壁上开有进料口5,球体与浇注孔3通过进料口5相连通,在进行磨球浇注时,通过进料口5灌入球体内,形成磨球,上模1和下模2的圆周上均设置有用于顶紧半球模芯4的定位螺栓6,上模1和下模2扣合后,通过定位螺栓6顶紧半球模芯4,使两个半球模芯4扣合紧密。
本实用新型模芯与模采用可拆卸结构,在模芯损坏时,可以随时更换模芯,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条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条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6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新型翻转装置的厚大铸件砂箱
- 下一篇:一种链条自动化成条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