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5950.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2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申芝;曹成全;林忠烨;黄明远;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具,特别是一种昆虫盒。
背景技术
在做昆虫研究时,常常用到昆虫标本,现有制作标本大多采用针刺法或液浸法,都容易导致昆虫挣扎形变;同时对昆虫形貌研究时,因活体容易乱动,不易准确的观察昆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昆虫捕捉后不易定形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昆虫盒。
技术方案:
一种昆虫盒,由盒体、隔板、气孔、固定板、气囊、转轴和盖子构成,盒体为长方体;若干长方形的隔板垂直固定在盒体底面且相互交错排列,将盒体底面分割为若干等大长方形;盒体底面被隔板分割所形成的每个长方形区域内,均设置有平行于盒体底面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均匀地分布有若干气孔;固定板和盒体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气囊,每个气囊分别与对应的气孔连通;盖子为较盒体上端开口稍大的长方形,盒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转轴,盖子连接在转轴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固定板以及气囊等结构,解决了昆虫捕捉后不易定形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生产成本底,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各图中相同部分标号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盒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盒体,2.隔板,3.气孔,4.固定板,5.气囊,6.转轴,7.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盒体1、隔板2、气孔3、固定板4、气囊5、转轴6和盖子7构成,盒体1为长方体;若干长方形的隔板2垂直固定在盒体1底面且相互交错排列,将盒体1底面分割为若干等大长方形;盒体1底面被隔板2分割所形成的每个长方形区域内,均设置有平行于盒体1底面的固定板4,固定板4上均匀地分布有若干气孔3;固定板4和盒体1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气囊5,每个气囊5分别与对应的气孔3连通;盖子7为较盒体1上端开口稍大的长方形,盒体1上端开口处设置有转轴6,盖子7连接在转轴6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昆虫展开后贴在固定板4上竖直向下按压固定板4,固定板4底部的气囊5被压缩,气体由气孔3排出;松开手后,气囊5舒张,气囊5内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昆虫的躯干、翅膀、触角等部位将被吸附固定在固定板4表面,有效防止了因昆虫挣扎或死亡导致的躯体萎缩变形;制作标本或试验时,只需向下挤压固定板4,使气囊5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由气孔3排出,昆虫即被轻松取下,松开手后,气囊5吸气并回复到初始状态。
若昆虫为有毒有害或者需要毒死昆虫时,可将毒物放在固定板4上,再按照上述步骤固定昆虫,盖上盖子7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5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蛭防逃养殖池
- 下一篇:一种小型昆虫定向飞行模拟跟踪装置